清晨六點,陽光灑落牛棚,牧場主人楊鎵燡開啓音樂,牛棚裡的牛隻開始騷動,因為,早餐時間到了!楊鎵燡開著草料車,來回餵食。不到一小時,已經汗如雨下,接著還得餵飼料,才算完成第一階段工作。
39歲的楊鎵燡,本來是美髮師,為了父母回鄉務農、協助作物外銷。因為每噸總有200至400公斤不符外銷資格,變成下腳料。楊鎵燡說,這些下腳料包括毛豆、玉米梗,只是不符外銷資格,其實是牛隻很好的飼料來源,基於不捨,他開始把下腳料拿來養牛,就這樣意外開啓了他的養牛人生。
楊鎵燡說,台灣養牛產業規模小,目前市占比例只有7%左右。由於黃牛、水牛逐漸消失,台灣的養牛業者,必須進口牛隻來飼養。加上飼料也必須仰賴進口,所以成本相當高。為了養出好牛,農民必須更加用心,嘗試各種食材,好讓台灣牛的品質和進口牛不相上下。
等待牛隻吃飽喝足,牧場就得清洗牛舍、維持環境整潔,才能保障牛隻健康。接下來,楊鎵燡還得割草,好讓牛隻在下午四點的第二餐,也能吃到新鮮草料。像拼命三郎一樣投入原本不熟悉的產業,只因楊鎵燡深知台灣牛的好。
「國外牛要凍存、儲運超過三個月或半年一年,但我們的牛肉是早上屠宰,隔天分切,再放入冷藏兩週,等待熟成,大約十五天就可以送到消費者的餐桌。無論時效性、鮮甜度,絕對比國外來得好!」但農民如此含辛茹苦養大的牛隻,被送到屠宰場屠宰時,卻可能受到相當殘酷的對待。
一頭頭肉牛,緊張疑懼地從貨車踉蹌落地,有些牛不肯走,就被捶打、拉扯。牛隻被穿著鼻環、繫著短繩,送到屠宰場等待宰殺,但等待期間,沒有飲水,甚至無法坐下長達數天。牛隻販售,通常經由牛販仲介,牛販向農場買斷價格,再秤重賣出。為了多賺一筆,經常會強灌牛隻喝水。而屠宰時,則直接用斧頭砍到牛隻死亡為止。
這樣的殘忍內容,是十年前左右,台灣的屠宰情況。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駱秋英指出,因為台灣的產業規模小,屠宰前後的各種專業,幾乎都是土法煉鋼。「走不動就打啊!踢啊!甚至當牛被放在牛車上,就用穿鼻刺把牠勾起來,因為他們怕運的時候,牛會跌倒,就乾脆固定。但這不合乎人道,因為牛會很痛,鼻子會流血。」駱秋英補充,人道屠宰是世界各國遵從的趨勢,但礙於台灣養牛成本過高,業者幾乎不願意投資,「只求目的達到就好。」
2001年,動保團體揭露牛隻屠宰的慘狀。影片中除了鞭打牛隻和非人道屠宰的情況之外,動保團體還發現,牛販會在牛隻屠宰前,強灌牛隻喝水。駱秋英表示,這同樣是產業規模過小的問題,為了將本求利,牛販才會把牛隻灌水,以增加重量、提高售價。業者私下透露,通常這樣一灌,至少可以多出15%至20%的重量。但是把牛當成商品,而非生命的做法,已經影響食品安全和衛生,讓農委會決定推動人道屠宰。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說明,防檢局在民國86年成立,89年以後,就把牛的屠宰衛生納入屠宰場屠宰。在89年以前,全台只有兩家屠宰場,都是私宰,但現在全台已經有14家屠宰場。設立牛隻屠宰場的目的,就是要把國產牛肉納入管制,以求保障屠宰場的衛生條件和動物福利,讓消費者的食的安全獲得保障。
根據農委會的規劃,人道屠宰從動物被送往屠宰時,就開始受到動保法和畜牧法規範。牛隻從農場被運送到屠宰場時,不得有任何虐待行為,比方鞭打、穿鼻。當牛被送到屠宰場時,必須先繫留。繫留期間,要有足夠的飲水,不得強迫灌水。
屠宰前,獸醫師會檢查動物有無受虐、生病;屠宰時,還必須用致昏槍讓動物在最短時間內昏厥,才能屠宰。牛肉分切後,也要經過獸醫師檢查,才能送到消費者手中。但動保團體日前再度發現,即便政府推動管制,虐牛、灌水牛,還是在市面流竄。
「新北市有一家,它是民營的,叫福伯食品廠,我們掌握到他們都把牛灌水,為了控制牛,他們會拿鐵絲穿過牛的鼻子,會很痛所以牛不敢跑,所以很多牛的鼻子,是潰爛發炎的。」
紅著眼眶指控屠牛業的殘忍行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難以置信,自己在相隔十年後,還必須揭露同樣的屠宰黑幕。陳玉敏播放另一支他們在台南善化肉品市場拍攝的影片,痛罵:「他們灌牛灌得非常嚴重,甚至把牛打得遍體鱗傷!更讓人生氣的是,台南善化肉品市場,是全台灣第一家通過農委會認證的產銷履歷的屠宰場。農委會根本在告訴我們,產銷履歷就是殘暴虐待這些動物!」
陳玉敏拿著水桶和水管,在記者會重現牛隻被灌入的水量。「現在你們看到的這個水桶,大概就是八十公升,兩分鐘內,這麼多的水,都會進入牛的胃裡頭!」
一般來說,正常的牛一天只會喝四十公升的水,「牛全天只喝四十公升,但業者卻在兩分鐘灌入正常飲水量的兩倍!很多牛是被灌到吐,以前甚至還有被灌到暴斃的情況!」
陳玉敏進一步指控,當研究會一發現虐牛事件,就行文農委會要求徹查,但農委會表示查無此事,逼得他們只得舉辦記者會揭發。就在記者會剛結束,忽然有業者從跑出來對媒體解釋,雙方吵成一團。
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陳泳翰坦言,確實有業者還會替牛穿鼻,「真的是有,但是為什麼?你十個人,可以抓住那頭牛嗎?」陳玉敏聞言反擊:「你這是錯誤的觀點,那為什麼國外不需要穿鼻!」陳泳翰才回說:「這是工人的疏忽。我可以承認。我們會檢討。」
至於灌水的部分,陳泳翰則說:「大部分業者都沒有在灌水,可能是為了取皮,因為牛跟豬不一樣,皮是不能吃的,所以可能是為了方便。」陳玉敏反擊:「根本不是,是因為現在台灣牛肉不便宜,一斤可以到三百塊,這是詐欺行為,他們希望增加牛肉的重量,然後賣更好的價錢!」陳玉敏進一步痛批,近年農委會力推國產牛肉,花了將近六千萬輔導業者進行人道屠宰,現在卻爆發醜聞,是雙重欺騙。
雙方交戰,延燒到農委會。加上畫面驚人,引發輿論重視。記者會隔天,農委會立刻前往福伯屠宰場進行調查,卻遭到業者敷衍以對,公權力難以施展。
福伯屠宰場負責人張先生則表示,鞭打牛隻的不是他的員工,也不是客戶。福伯屠宰場是不是袒護虐牛的相關人員,很難分辨。因為目前全台14家公立屠宰場,都只負責出借場地給屠牛業者使用,農委會本來就很難抓到虐待動物的行為人。為了平息民怨,農委會表示,已經針對屠宰場的相關違法證據進行訪談,目前也依據動保法做出最高7.5萬元的處分。
然而,罰款的嚇阻作用,恐怕非常低。根據農委會統計,動保法上路至今13年,只裁罰了6宗灌水事件。駱秋英表示,這是因為現行管制方法,不容易人贓俱獲。
駱秋英說,她曾經看過牛昏倒在地,被吊掛以後,水像水龍頭那樣從牛嘴裡嘔出來,「那就是灌水,不然不會像水龍頭一樣,但駐場獸醫師根本無法證明。因為灌水行為可能在獸醫師還沒有來的半小時前。即便獸醫師想靠檢查屠體來印證,也不容易,因為水有時候早被吸到肉裡面了。」
為了避免再度爆發灌水牛事件,黃國青表示,農委會會再另外祭出三道管理措施。第一步,未來屠宰場將全部裝設監視錄影,確認牛隻在繫留跟屠宰時不會被虐待。其次,為了怕業者關掉攝影機進行違法行為,農委會也將加強不定時地抽測。「另外最嚴格的就是,將來屠宰的時候,牛隻如果從胃裡吐出水,或是有水滴下來的時候,我們就認定,有灌水違反人道的行為,會把所有內臟跟屠體,判為廢棄。」
黃國青表示,業者灌水就是為了牟利,既然如此,只要一有灌水嫌疑,就讓業者無法販賣,「一頭牛的損失就是十幾萬,加上動保法和畜牧法也可以開罰,業者應該就不會再繼續違法了。」最後,農委會也承諾要讓屠宰流程透明化,讓動保團體也能進場監督。
動保團體對加嚴管制表示肯定,但也指出,這次事件明明罪證確鑿,農委會卻直到動保團體召開記者會才明快處理,原因在於動保單位隸屬畜牧單位,在顧及產業的情況下,選擇犧牲動物福利。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強調,如果動物保護的行政單位,沒有跟畜牧單位獨立分開,就會矮一截、所有經費都會石沉大海,「所以重點在於動物保護有沒有辦法跟畜牧單位平衡、抗衡。」朱增宏認為,目前正逢組織再造,農委會升格後,應該將動保處升格成為動保司。
農委會動保處技正周文玲表示,目前農委會並沒有打算將動保處升格為動保司。「經濟動物的經營,在台灣是畜牧學程裡面負擔比較重,獸醫也是在這個領域。動物的福利應該從養就要有好的照管,所以畜牧跟動保不一定那麼衝突,我們可以思考能否相輔相成,你找完全不懂經營的角度去做動物福利照管,也不見得很理想。」
但朱增宏指出,全台屠宰場都有獸醫師,也有肉品衛生檢查的獸醫師,也有駐場的獸醫師,但他們並沒有在這次灌水牛事件中發揮功能,建議農委會若要真的遏止虐牛歪風,必須審慎思考動保司成立的必要。
這次虐牛事件,顯示台灣離真正的人道屠宰,還有一段距離。楊鎵燡捨不得牛隻可能遭虐,四年前開始自己包辦生產、屠宰和肉品銷售,是全台第一家獲得CAS認證的業者。
楊鎵燡表示,只要順著牛性,規劃好空間,根本不必鞭打牛隻;運送牛隻時如果駕駛得當,也不必替牛穿鼻,這些動作都不必花費高成本,就能做到友善動物,希望未來屠牛業者可以改進。
這次事件,以處罰屠牛業者數萬元做結,但養牛業者卻因為消費者拒吃不人道牛肉,生意一落千丈,農委會力推的國產牛品牌也因此蒙羞,得不償失。人道屠宰、保障動物福利,已是不可逆的潮流。當可愛的小犢牛,不再痛苦地失去生命,台灣的國產牛肉市場,才能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