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當我們看見「蝦猴」的時候,代表牠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家。蝦猴,是「螻蛄蝦」的俗稱,牠是潮間帶的生物,就目前所知,蝦猴幾乎終生都會躲在洞穴裡面。唯有當洞穴被破壞、(或牠被人類抓來當小吃時〉,才會離開洞穴。
彰化鹿港的街道上,店家賣著各式各樣海鮮,蝦猴通常是菜單上的選項之一,所以一般人最容易看見蝦猴的地方,應該就是小吃攤了。吃蝦猴的歷史很久,以前的人們把蝦猴弄鹹,拿來配粥;現在則用炸的。
原本「吃蝦猴」並不是件稀奇的事情,但是隨著蝦猴在野外的數量越來越少,牠的生存危機,逐漸被注意到。有人認為,蝦猴減少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大量、商業化的捕撈。
所謂大量的蝦猴捕撈,不同於傳統的手工挖掘,而是利用馬達,用水柱沖蝦猴的洞穴。這麼一來,洞穴中的蝦猴,就像是面臨大地震,趕緊逃跑,卻落入了人類的掌心。不過漁民、研究者更指出,工業污染、環境變遷,讓蝦猴的故鄉─潮間帶有所改變,是更値得注意的議題。
來到彰化伸港的潮間帶,這裡有個「螻蛄蝦資源保育區」,兩旁都是工廠和電廠,不過保育的工作還是在進行。每天,保育志工會在退潮後,來到泥灘地巡察,不管是撿垃圾、勸離來保育區挖蝦猴的民眾、或者向遊客解說,都是保育志工的工作內容。
保育志工林班長,對蝦猴有很深入的了解,不論是蝦猴如何挖地道、如何覓食……談起蝦猴,林班長就滔滔不絕,展露強烈的研究興趣。林班長說,蝦猴的洞穴構造很複雜,不過原則上,蝦猴利用洞穴引導水流,再過濾水流來覓食。所以蝦猴的洞,不只是牠的棲息地,還有吃東西的功能。
除了保育志工,在不遠處的鹿港水產養殖試驗所,也正進行蝦猴的研究。研究人員觀察抱著如葡萄般卵串的雌蝦猴,進行蝦猴繁殖、養殖的試驗。這個研究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因應野外蝦猴數量減少的趨勢,希望未來繁殖成功,可以到野外放流。不過,蝦猴要鑽洞、以洞穴為家、以洞穴濾食這些特殊的習性,讓牠們不容易在研究室裡存活,這也提醒了我們,原始棲地保育的重要性。
畢竟蝦猴需要洞穴,沒有泥灘地,就沒有牠的存在。然而在蝦猴保育區裡,志工雖然可以減緩蝦猴被挖掘的速度,但是沿海工業區不斷的設立、河川上游一一興建的攔河堰,讓志工們感到又無奈又憂心。因為污染沒有國界,污染的水和海洋,最終都會影響到蝦猴的生存。
不過還是有好消息,保育區志工表示,保育已經有些成效:保育區的生物可以繁衍,甚至多到會出現在保育區外!就像污染無國界一樣,保育區的邊界,似乎也模糊了。意識到蝦猴生存危機的業者、保育志工和研究者及一般人,開始努力保存蝦猴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