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關鍵字

禽流感反思錄

2005-11-28

禽流感如同一道時代陰影,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在以撲殺為防疫手段下,是否有其它的作法,能夠有效防疫,成為思考的核心。

以環境為名-德國生態建築之旅

2005-11-21

今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後,全球共同關注到氣候變遷的議題。在溫室氣體大評鑑,這場新世紀環保競賽中,德國拔得頭籌。它不只是全球第一個達到減量目標的國家,並且已經減少19%的溫室氣體,成果遙遙領先。更預定在2010年,排放量減少21%。要想知道德國為何有這番成就的話,看一看位在柏林的國會大廈,應該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回歸自然

2005-11-21

隨著時代的演進,人口增加,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群居的地方成為水泥叢林、高樓大廈,現代人的生活起居必需消耗大量的電力與能源,使用的建材在生產過程中製造大量二氧化碳,建材越來越高科技。直到1970年第一次能源危機,人們才開始從食衣住行中省思如何省電節能,於是才逐漸興起了「綠建築」的概念,然而在製作台灣綠建築專題中卻發現---其實古早的時候,不論是平埔族、原住民或是漢人們所蓋的房子,原本就是綠建築,其中蘊含太多就地取材、冬暖夏涼、自然環保又省電節能的智慧。

以環境為名-德國再生能源之旅

2005-11-14

德國第二大城「漢堡」,是世界上少見在市中心有一個湖泊的美麗城市。在眾多大型的觀光柴油船當中,有一艘太陽能船,名叫阿爾斯特之光(Alstersonne)。它是由世界頂尖的太陽光電設計公司Kopf所設計,是全漢堡最先進的一艘遊艇。阿爾斯特湖可以說是漢堡人心中的珍珠,因此只允許大型觀光船,警察巡邏艇以及風帆、獨木舟、龍舟等的運動船在湖上航行。嚴格的管制措施,維護了阿爾斯特湖的寧靜氣氛,也保護潔淨的環境不被油汙、廢氣所污染。

綠房子

2005-11-14

近年來台灣建築業興起一股「綠建築」熱潮,不論是學術界或是建築業界、房地產廣告等都可以看到「綠建築」的話題被炒得火熱,似乎只要被冠上了「綠建築」就代表了一種知識與地位象徵,然而「綠建築」到底是什麼呢?台灣目前有沒有綠建築呢?這個從國外傳到台灣來的建築趨勢,在外國已經推行了將近三十年了,台灣究竟落後國外多少呢?

挑戰3021

2005-11-07

面對日益減少的石油能源的覺醒行動,並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澳洲從1987年舉辦世界太陽能大賽WSC,希望透過太陽能車的設計、製作與舉辦比賽喚醒世人的覺醒。多次在世界太陽能車賽中創下紀錄的台灣阿波羅車隊,在艾和昌的帶領下,今年又有什麼突破?

毒蛋風暴

2005-10-31

2005年六月初,彰化縣線西鄉爆發戴奧辛鴨蛋事件,相信許多人還記憶猶新,想不到,事隔三個月,緊鄰線西鄉的伸港鄉,也傳出鴨蛋遭受戴奧辛污染,毒鴨蛋風暴至今仍然餘波盪漾。

水璉變奏曲

2005-10-31

這一天,我從網路上,收到了一封搶救花蓮水璉海岸的求救信,信上急切的訴說當地即將興建堤防,自然海岸恐怕會被破壞的消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注意到優美的水璉之歌,已經逐漸變調。

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2005-10-24

喝過咖啡嗎?當咖啡成為台灣的新興產業,可曾想過咖啡和台灣的淵源? 這裡有一個故事,關於台灣咖啡的前世與今生,也許透過追索與探究,更能豐厚台灣咖啡裡的醇美滋味。

海馬進行曲

2005-10-17

牠是一種魚類,牠總愛站著游泳,牠擅長偽裝術,牠是標準的窈窕奶爸,在人們眼中,牠被當成高貴的中藥材,牠也被做成藝品,牠還是水族館的展示明星,當海馬家族,在海洋中漸漸失去蹤影,一場搶救行動即將開始進行。

天外飄來的酸雨

2005-10-17

東北季風吹起,深秋的台灣,下雨的機會特別多。但很少人知道,台灣下酸雨的機率超過50%,北部地區更高達80%。而酸雨是跨國性的環境問題,台灣會下酸雨,除了本地的污染源外,更有許多隨著東北季風由大陸帶過來的排放物。面對這無國界的環境問題,民眾應有更多認知與關心。

拯救台灣

2005-10-10

水是台灣的命脈,台灣的年雨量雖然高達2500公釐,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是雨量分布極不平均,而山高水短的土地條件,雨水一下子就流入大海,加上人口密集,每個人所分配到的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名列世界第十八個缺水的國家,全球暖化又造成乾季延長,暴雨集中,水資源管理面臨更嚴苛的挑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