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之後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 陳添寶 陳錦彪 陳志昌,剪輯 陳忠峰

「夏至」這一天根據農民曆書記載,代表著悶熱的夏季即將來到。這天也是白晝最長的一日。在大安公園舉辦的「夏至關燈」今年已經是第二屆了,藉著關燈行動,讓我們重新去思索,我們為什麼懼怕黑夜?

順手關燈、節約能源這些口號,對大家來說是再也熟悉不過了,但是口號年年喊,用電量卻是年年漲,今年七月一日經濟部做下了一個二十三年來首度漲價的決定,但漲價的幅度是否有真的反應真實成本呢?漲0.2元的電價,消費者的態度是否會有所改變?

關燈日的由來是源自美國加州在2000年曾經發生長達一個月的停電,民眾採取了社會運動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並提出隨手關燈、冷氣設定26度與離峰使用大型家電等三項訴求,想不到居然在隔年就看到了省電的成效,引起了國際間廣泛的迴響。

落實節能的生活重要的是態度的轉變,我們回憶過往,在許多人的童年印象裡,總有那樣的一個畫面,夏夜晚風中拿著扇子一邊驅趕蚊蠅、一邊搧風,說說鄉間八卦,耳畔不時還傳來蟲鳴的大合唱以及抬頭就可以望見的滿天星斗。發起關燈日目標不單只是要大家節省多少度電,同時也呼籲大家停下忙碌的腳步,試著捨棄一兩次電腦和電視陪伴的夜晚,走出戶外仔細欣賞夜晚豐富的生態。

因為恐懼所以產生敵對,人們面對黑暗徬徨無措,所以用明亮的空間來迎戰,但是過度的亮光卻讓夜間的動物無所棲息。利用電力讓生活過得舒適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能否適當的運用能源,不論未來是否開發新能源取代現有的石化能源,我們都應該要珍惜它。

根據世界能源總署研究發現,一個家庭的待機能源佔總耗電量的百分之三,如果再加上不知不覺因為不良習慣而流失的電力,例如當作環境音使用的電視機、不停自動煮沸的開飲機,不停地開啟冰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將這些電力浪費掉了。在去年年底有一場住屋節能行動更是邀請專家學者來教導民眾節能的概念。希望透過觀念的傳遞,簡單的改變,就能夠降低電量的使用。也許只是一個更換燈泡的小動作,都是一種節能態度。

省下一度電看來微小,但是要產出一度電,背後卻需要電廠運作、電線傳輸等看不見的成本,關燈並不是意味著去過完全不用電力的日子,如何珍惜資源、有效率的使用才是關燈日所要訴求的目標。

今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夏至夜晚,你是否願意走一趟大安公園?去感受一下不同的夏之夜晚?

炫麗的都市夜景往往讓人為之目眩神迷,光影漂離之間散發著蠱惑的味道。但是在美麗的背後,卻是要付出龐大的電費,在美景與節能之間是否可以達成平衡?相信應該還是有探討的空間。

地點
集數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