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環評」關鍵字
藻礁受難記|中油工作船刮傷礁體
在桃園沿海,長達27公里的藻礁海岸,特殊的礁體,是以十年生長一公分的速度,慢慢堆疊起來的。每年春天藻礁會變紅,這是擁有造礁能力的殼狀珊瑚藻,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鄰近大潭電廠,被稱為大潭藻礁的這段海岸,在最美麗的時節,一場意外造成了無法回復的傷害。
有機專區的明天|橋頭科學園區進駐
位在高雄市橋頭區的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在農民苦心經營下,好不容易荒地變良田,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刻,卻因為橋頭科學園區的劃設,面臨被收回的命運。未來這片土地與農民該何去何從?
離岸奏鳴曲|水下噪音的影響
從苗栗縣的龍鳳漁港眺向外海,可以看見一座座離岸風機。這裡是海洋竹南風力發電場Formosa I,開發計畫由海洋風電公司主持,旗下最大股東為丹麥的沃旭能源,此外還包含日本的JERA,以及本土企業上緯等。
臨河之路|淡北道路開發爭議
因為淡水很美,越來越多人來,淡水也改變了。新北市淡水地區居住著十七萬人口,聯外道路只有台二線,由於經常塞車,市府規劃淡北道路想改善現況。究竟這條路是居民的救命道路?還是如環團所說,為建商打廣告?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開發篇】誰?高舉開發大旗的匪|中科四期開發
「我們從日本時代就來這裡住,之後台糖才把地放領給我們,大家都是在台糖做工生活,生活沒有很好。」陳正宗土生土長在彰化縣二林鎮農場巷,跟他的父親一樣,當了一輩子蔗農。 「一開始只有自己一戶,很不習慣!」,陳正宗來到花生田除草,今年已經87歲,「比較沒人可以聊天,想到在這裡住好好的,為什麼要把我們趕走,很煩惱、很困擾就對了!」 一邊除草,斷斷續續的廣播聲響,從陳正宗身後遠遠傳來,「...
東海岸的漫長戰役|海岸法能阻擋一連串的開發案嗎?
經過二十四年的等待,海岸管理法在今年一月三讀通過。當大大小小的開發案,慢慢占據東海岸第一排,海岸法真的能及時發揮效用,守住不斷消失的自然海岸嗎?
水與路|東豐快速道路環評爭議
一條道路,將穿越九二一斷層帶,橫過給水場上方,為了縮短十分鐘的車程。國道四號向東延伸,居民有的擔心,有的期盼。究竟這條通往山城的路,該怎麼走?對大台中的水源,會不會帶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