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關鍵字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三《堅持與專業》

2011-04-18

一直在會場外守候的老農,等了十年,終於等到一個欣慰的答案。這10年來他們沒想過要放棄,而最可貴的是,他們不只悍衛自己的灌溉用水,而且還為了後代子孫和數百萬人的用水安全,悍衛烏山頭水庫,無私的表現,更令人感動。 老農們笑了。「歡喜掩埋場輸了啦」,「有噢!真歡喜噢,等到今天10年了,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就很歡喜了。」「今天來最歡喜ㄟ啦,受苦10冬,每次來都沒有一個結果,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心情有夠輕鬆啦。」

蘇花改,安全嗎?|蘇花公路所面臨的環境風險

2010-12-20

一個多月前,一場豪雨讓蘇花公路發生大崩塌,奪走了26條人命,也促使行政部門以極高的效率,有條件通過「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長久以來花蓮人期盼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似乎終於實現了,但是這條路的開挖,將會面臨哪些不可預期的風險?有哪些地質上的考驗,是必須克服的?

掩埋場雙部曲

2010-10-25

為了阻止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的進駐,這天上午台南縣大內鄉頭社村和東山鄉嶺南村的村民們,分別都為了捍衛家鄉土地而發聲抗議…

基福公路的抉擇

2010-06-14

東勢坑溪─基隆市少數僅存的自然溪流,未來將有2點多公里的高架道路穿越其中,這個暖暖的後花園陷入危機,一條不被暖暖人歡迎的道路,徘徊在如何高架與平面的兩難中...

【南港202兵工廠】留住這片綠肺|濕地與國家生技發展園區如何求取平衡?

2010-05-17

202兵工廠,隱身在台北市南港的山林裡,作家張曉風一篇「報告總統,我可以有兩片肺葉嗎?」引起各界關注。這片在長期軍管保護下的淺山,總面積185公頃,現在,中研院的國家生技發展園區,台北市政府的生態環保科技園區,計畫進駐。張曉風女士撰文為這裡的生物請命,也請求總統,留給台北市一個綠肺,許多人開始解開這塊土地的謎團,也關切這塊綠色山林的未來…

中科三期‧環評聖戰|七星基地與后里基地

2010-03-29

台灣環評史上第一件,環評結論被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的開發案,就是中科三期七星基地,既然環評無效,友達面板廠該不該停工?環保署和環保團體、法律界開戰,究竟是誰曲解法律?誰在捍衛環評體制?這場環評聖戰,結果會是如何?

2009環境紀錄短片-北纜大夢。寓言、預言

2009-12-28

北投人反對纜車的歷史,已經將近14個年頭,回顧過往,無論是古蹟數量,還是特有的地理環境,這裡都適合發展一種慢的觀光形式,但是興建纜車,卻代表一種速食式的觀光文化,不僅會破壞北投特有的觀光條件,還可能對居住環境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就像台灣過去很多知名的觀光景點,流行一段時間,然後就消失不見,這種觀光發展,是北投要的嗎?

尋找相思寮

2009-11-02

如果不是路邊抗議的布條,要在一大片台糖甘蔗圍繞下,尋找一個只有一、二十戶小村莊,真的不容易。相思寮這個小村子,因為中科四期,可能消失在台灣地圖上…

廢水往哪去

2009-11-02

中科四期落腳彰化縣二林鎮,但廢水不論是排到舊濁水溪或是濁水溪,都遭遇到激烈的抗議。彰化、雲林兩縣縣長,也為此站上火線!為什麼大家都不要科技產業的廢水?而廢水到底該往哪裡去?

環評擺不平

2009-11-02

政治介入環評的爭議始終存在,環評機制如果淪為行政單位掌控的遊戲,那是不是悲哀,台灣要走向一個法治的國家,一個公共政策可以理性討論的社會,似乎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中科四期落腳彰化二林,廢水路線在民意反彈後轉了彎,環評專案小組決定,排到兩條溪的河口,未來要做海洋放流,但行政院長卻公開表示,要做海洋放流,最後環評大會的結論,卻是退回到最早的濁水溪或舊濁水溪,中科四期的環評是過了,但更值得探討的是,環評制度是否能保有,獨立超然的立場?

邁向能源轉捩點-火電之島

2009-04-13

當傳統能源的危機漸漸逼近,溫室氣體減量又成為國際的趨勢,台灣到底要如何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能源圖像呢,4/15和4/16這兩天,政府即將召開全國能源會議,最後能不能做出對於環境更友善的能源發展方向呢?

東山這六年

2008-12-22

隨著小巴一直開,我們繞過一圈又一圈的山路,往山的深處走去,兩岸的風光漸漸改變,柳丁園冒了出來,從山頂、山谷、道路兩旁,到處都可以看見柳丁,我看著四周的風光,心裡想著,這裡真是個世外桃源。村長說,居住在這的村民,大多是親戚關係,世代栽種龍眼跟柳丁,一直都過著純樸的農耕生活。不料,九十年通過環評設立的永揚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卻在這安靜的山村生活裡,投下一枚炸彈,村民從九十一年開始抗爭,到現在已經走過六年時光,現況究竟如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