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關鍵字

原鄉有機夢

2008-04-21

現代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有機產業因此成為新興的行業,到處都可以看到有機商店蓬勃林立,不過每個人接觸有機產業的故事不盡相同,吳美貌遇到人生的重大課題之後,人生就這樣奇妙地轉了一個大彎,冥冥中牽引著她走向部落,走向有機。

生活在他方

2008-04-14

走向自然,是人類的本性,尋找一處農村落腳,更是許多都市人一輩子的田園夢,可是法令過度開放,造成農舍破壞農地生態,而欠缺相關配套的協助,也讓進入自然農村的人們,又失望地回到都市生活。不過,在高雄縣美濃鎮,有一戶特別的家庭,成功地打造出他們的第二家園。在媽媽張秋香的帶領下,他們走進社區與居民一起生活、他們向農民學習耕種有機農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十年來,他們的淚水與歡笑。

農地受難記

2007-11-30

看到一棟棟高聳氣派的別墅矗立在田野之間,遮住山的形狀、水的流向;看到農地被挖出一個個大坑洞,鄰近農田不斷崩落後退;又看著污染的廢水把田裡的土,染成黑色、黃色、白色或紅色…這些景況,都是農村的真相。至此,我不禁想問,當農業產值已經連續八年不到全國GDP的2%時,台灣的農地還有經濟價值嗎?而這些農地的現況又還會有人關心嗎?同時,農地的處境是否也反映出,台灣農業發展與環境生態將走入另一種浩劫?實在太多太多的疑問了!所以,我們試著把尋找解答的過程,一一記錄下來。

魏先生的自然農場|自然農法的實踐

2007-10-05

森林裡,各式各樣的植物,交錯出複雜的層次鳥類昆蟲生活其間,構成緊密的網,如果告訴你這是一座農場,你相信嗎?在台東,有機農民魏麒麟,將原始林雜生的概念,運用在農場裡,並將老子的自然哲學,當成自己的生活態度,他,用十四年的時間,一步步實現人生的自然夢。

中輟學園有機夢

2007-09-28

載著一車的有機蔬菜,慈懷學園的阿姨,開始一天的銷售工作。穿梭在一間間辦公室中,販售著有機、健康的蔬菜。在這些蔬菜的背後,藏著來自宜蘭縣冬山鄉的有機教育夢,一所收容中輟學生的學校,透過有機農場的自然理念,讓這群不愛唸書的孩子,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追尋…

向農村學習

2007-09-21

今年七月份,首次看到「美濃後生會」,總覺得現在的學生,似乎都不太正經,不過後來發現,他們的確有令人肅然起敬的一面。因為無論是向老農夫請益,還是美濃淹水時幫忙搶救,甚至是加入各種農村的打雜工作,他們是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種進農村裡。到了九月初,「台灣田野學校」的學員加入美濃行列,體驗有機農夫的一天生活,也同時跟「美濃後生會」參觀稻穀製成稻米的過程,當拍攝工作進入後期階段時,我們才慢慢理解,為什麼農村需要年輕人,而年輕人也需要回到農村。這答案,並不在眼前,而是在年輕人的心裡,在他們的農村生活裡。

相遇在林道|人與環境共好的利嘉林道

2007-06-15

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工作。生活像齒輪,在不能停歇的腳步裡,不知道是原地旋轉還是前進。有一個影像,在心裡悄悄浮現,想像自己是一隻候鳥,飛到遠方陌生的林子裡。原來,林子裡的每條路,都有不同的故事…

竹村桃源夢

2007-05-25

上山尋夢,當人生做出不同選擇,轉了彎,景致不同。不到三十歲的賴盈羽,放棄城市裡的生活,一個人前往深山,經營她的有機農場,在簡單自然的生活中,打造一個現代的桃源夢。

無言的山丘

2007-05-18

天氣晴朗,枋山地區的海面,依然混濁。這是長期以來,從山坡地沖刷而下的土石與懸浮微粒,大量累積的證據,沒有人知道,這片海域,何時可以恢復原貌?現在,枋山有農民願意踏出第一步,讓自己和消費者的健康,都有機會重新被呵護,他們更希望的是,栽種愛文的代價,別再留給無言的山丘。

漂在稻浪上的教室

2006-12-25

我們最常接觸到稻米的時候,恐怕就是在它變成飯粒後的模樣,面對一顆顆潔白無暇的米粒,那是農民辛勤栽種的成果,農人們辛苦的在田中操持著農務,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卻很少有機會可以了解稻米的生態,在苗栗苑裡有一群年輕人利用環境教育訓練,將稻米生態轉化成一堂堂有趣的課程,讓大家更容易親近去了解我們生活中的稻米。

竹林裡的精靈|綠色標章竹筍來護蛙

2006-08-14

漆黑的夜晚,竹林裡的精靈唱起情歌,嘹喨的歌聲此起彼落、相互較勁,今晚誰能獲得青睞抱得美人歸呢?竹林是諸羅樹蛙主要的棲息地,如果知道牠的分布地點,在四到九月的繁殖季節,只要循著聲音的方向,就可以看到鼓起鳴囊求偶的公蛙,這種跟人類毗鄰而居的青蛙,牠的未來岌岌可危!

凍頂的另一片春天

2006-07-24

凍頂烏龍是台灣知名的茶品,但是老茶加入新創意,往往令人耳目一新,茶農張富欽運用自然生態中的「浮塵子」吸食茶葉,讓傳統烏龍有不同況味,也為自己開創事業的高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