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破壞」關鍵字

台灣蛇毒傳奇

2003-04-21

大自然充滿了無窮無盡的驚奇與神秘,許多看似不起眼或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生物,其實和人類的關係是微妙而密切的,就拿台灣的毒蛇來說,絕大多數人認為牠是一種令人非常驚悚的動物,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牠會分泌毒液,但一般人或許並不知道,蛇的毒液是一種相當珍貴的物質,除了可以提煉抗蛇毒血清,用來治療被毒蛇咬傷的患者之外,科學家也從蛇毒中找到了可以應用在醫療用途的藥品。一群台灣科學家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甚至造就了台灣科學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搶救八色鳥

2003-03-03

去年,黑面琵鷺因肉毒桿菌中毒而有73隻死亡,台灣成為國際保育團體關注的目標;今年,雲林湖本村八色鳥的繁殖地,再度面臨陸砂開採的危機,國際保育的目光可能再度聚焦在台灣。

克復濕地|雙連埤水生植物種源復育

2002-11-18

溼地保育的觀念尚未成熟,珍貴溼地—宜蘭雙連埤的存留與否至今仍是未知數。對於宜蘭一­群熱愛自然的朋友來說,坐以待斃不如起身而行,邱錦和老師和一群朋友轉而從積極面思考­保育的策略,他們將瀕危的水生植物移植復育,再慢慢的移植到埤塘裡。

蛙淚‧天堂

2002-10-28

南部登革熱疫情燒的滾燙,北部也戰戰兢兢絲毫不敢懈怠。消毒、噴灑藥劑與消除病媒­蚊的滋生源等種種方法齊出,只為了防治登革熱的蔓延。 台北市也在出現了第一個出血性的登革熱病例之後,環保及衛生單位開始展開了滅蚊行動。­但是,在消除病媒蚊滋生源的同時(翻倒大型積水容器、填平蓄水池)也出現了一個一般人­想像不到的生態危機。

搶救秀姑漱玉

2002-07-08

花蓮秀姑巒溪的峽谷激流是世界級的景觀,每年吸引近百餘萬遊客到此親水、泛舟,然而對於附近港口部落的阿美族居民來說,秀姑巒溪是一條生命之河,每年五月在秀姑巒溪畔舉行的捕魚季更是部落中最重要的祭典。 此外,秀姑巒溪蘊藏著豐富的迴游魚類生態,它是鱸鰻、蝦虎、日本禿頭鯊等等產卵棲息的必經之路。像是從每年的四月開始,成千上萬的大眼幼蟲蟹類,便在此開始一生中最重要的旅程,而這種驚人的集體迴游現象,...

尋找雙連埤的未來|集思廣益的保育對談

2002-06-24

雙連埤是一個面積17公頃的內陸濕地,在這小小的面積裡面孕育了無限生機,尤其是水生植物的數量及種類更是可觀,但是這裡多元豐富的生態卻因土地是私人所有,而充滿許多不確定性。之前地主的整地及放水的行為,讓長期關切雙連埤的荒野保育協會非常擔心,縣政府也曾為此告過地主,檢察官最後以不起訴處理。近來宜蘭社區大學開辦公共論壇,邀請縣府、地主、生態工作者一起參與,找尋雙連埤的未來。

台灣陸蟹傳奇|母蟹釋幼好危險

2002-05-27

有些螃蟹,原來和其它遠古生物在海洋裡生活,後來隨著演化力量,爬上了潮間帶,到達了海岸林地。

白沙漁船小琉球

2001-10-15

小琉球總面積6.8平方公里,登記戶籍人口數有一萬多人,人口密度大約1470人/m²,是所有離島之冠。小琉球的海岸線長約12公里,沿岸大大小小人工港澳總共七個,平均不到兩公里就有一個人工港澳。小琉球漁業人口曾達100%,目前仍有70%的居民以漁為業。民國86年的台灣珊瑚礁生態總體檢中,小琉球附近海域的珊瑚破壞率最高,有50%到80%遭到破壞,到底是什麼破壞了上帝的物競天擇?

尋找珊瑚礁

2001-07-09

小琉球曾經是觀光發達的海上樂園,但是隨著人工化腳步,觀光業也開始急速沒落。這個小島原來擁有相當豐富的海洋資源,並足以吸引遊客停駐,但是人工漁港的興建與海底珊瑚的盜採,卻讓最珍貴的珊瑚逐漸消失,同時也讓海底資源快速耗竭。在中山大學宋克義教授的帶領下,我們潛入小琉球附近海域,為珊瑚進行體檢。

綠島假期

2001-06-25

想要到綠島享受一趟悠閒假期,首先先要面對上千輛的機車陣、三、四千人擠在小島的尷尬景象,享受兜風快感的同時,車輪下卻有一群陸寄居蟹,試圖橫越萬般險阻,努力將幼蟹放入海中,觀光為綠島帶來經濟利益,也帶來環境危機

海洋生態系

2001-05-28

在太陽系行星中,地球是唯一地表有海洋的行星,海洋不僅穩定了地表的溫度,更孕育地球上的生命,近年來令許多國家頭痛不已的聖嬰現象,更是源自於海洋中的洋流與大氣之間的交互作用,所以想要探索地球的環境、地球的生命,必須從海洋生態的認知開始。

望安,生命的龜途

2001-03-05

綠蠵龜,曾經是海洋中族群量最大的海龜,遍及全球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今日卻成了瀕臨滅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過去台灣本島許多沙灘都有牠的足跡,現今只剩下蘭嶼和澎湖的望安島,還能固定見到綠蠵龜上岸產卵。 溫柔、沉默而龐大,綠蠵龜從2億年前恐龍主宰地球的時代,就以現在的姿態存在了。比起其他任何爬蟲類動物,綠蠵龜可能是最好利用的,肉與卵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偏偏又是那麼唾手可得。 1995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