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破壞」關鍵字

消失中的台灣細鯿|淡水魚的困境

2005-03-21

1920年日本生態學者大島正滿在台灣北部的湖泊,首次發現台灣細鯿的蹤跡,八十五年之後,這種魚在台灣野外幾乎消聲匿跡,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台灣細鳊一步步從台北的湖泊退守,她們古老的生態與傳說,能否伴隨著湖水繼續流傳下去…

【水頭商港】世代‧後豐港|傳統漁村聚落的變遷

2005-03-07

一場建醮,呈現金門後豐港四百年的悠久歷史,傍海維生的居民,卻在開發的巨輪下,面臨海灣被填平的困境,在喧囂的鑼鼓聲中,未來如何走下去,考驗這群世代子民。 正月十五,對於金門後豐港居民而言,王爺建醮是聚落的傳統,四百年來維繫居民的感情,許許多多離鄉的遊子,都會在這個時刻趕回來,讓這個人口漸少的村落,一下子熱鬧起來。 後豐港居民多數姓洪,遠祖就是與鄭成功一起打天下的洪旭,因此早期被稱為洪門港,...

濕地悲喜劇|重新還給濕地一個家

2005-02-28

如果這是一齣戲,它原本應是一個悲劇,不過劇中的主角決定自己轉個彎,於是劇本改寫,一齣以悲劇開場的戲,結局卻以喜劇收場。 跟著賴榮孝老師走進濕地,濕地內植物繁密、蘆葦叢生,很難想像一年前這裡是一片人工草坪,當時怪手剛開挖,義工們準備種下小小的幼苗。短短的一年,一座近自然的人工濕地誕生了,過個馬路來到陽光運河,這條上億元打造的運河,它的前身是一片生態豐富的濕地,如今一切化為烏有,看著濕地一生一死,...

水的戰爭|八色鳥棲地蓋水庫

2004-11-22

一種鳥開啟一場戰爭。這是場水資源的保衛戰,也是場生態保育的拉鋸戰,長達六年的戰事,誰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再見 台灣招潮蟹|香山濕地

2004-11-08

新竹香山,三姓公溪溪口南側和大庄溪宮口外河口,因為地形高,海水漲潮時間晚,成了台灣招潮蟹棲地,是目前少數幾個僅存的棲地之一。

新生之地

2004-08-30

十五年前人們填海造陸,完成彰濱工業區,如今卻有一半的工業區,成為閒置的荒地。人們不愛鳥類最愛,這片海埔新生地,意外地成為水鳥繁衍新生命的棲地,於是保育類的鳥類遇上了閒置的工業區,矛盾與衝突,在這片新生之地上演……

阿石伯的蓮花田

2004-08-16

盛夏,正是睡蓮綻放的季節。台北縣三芝鄉的一大片蓮花田,池中蓮花朵朵盛開,蓮花田的主人阿石伯忙著採收蓮花。蓮葉下,是另一個熱鬧的世界,七、八月是台北赤蛙的繁殖期。多年來台北赤蛙與阿石伯一起仰賴這片蓮花田維生,也激盪出一段產業與生態保育共存的動人故事。

水生植物的諾亞方舟

2004-05-03

當一塊塊濕地被人工掩埋起來,當一片片水田被施以農藥,當一個個外來物種被四處棄置,讓台灣本土的水生植物面臨嚴重的生態浩劫,從南到北、從高山到湖泊,許多水生植物甚至在人們還未認識它之前就已滅絕。

開路的正義

2004-04-26

泰雅文化溫泉鄉,重重山巒伴綠水。烏來秀麗的景緻與文化特色成為假日遊客觀光遊憩的好據點,觀光也成為烏來最重要的產業,近年來,生態旅遊逐漸盛行,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烏來,再與溫泉與泰雅文化結合,成為烏來觀光的最大資產。但是,烏來鄉公所最近提出開闢一條烏來聯通三峽的道路,引起保育界的關注,到底,這條路有沒有開闢的價值?開路的理由是否具有正當性?

台灣水蓮花|台灣萍蓬草危機

2004-02-16

2月2號是世界溼地日,正當各國更加重視溼地價值的此刻,台灣卻有一種珍貴的溼地植物瀕臨滅絕的困境。我們跟著台大研究團隊的腳步,來到桃園龍潭。這裡的埤塘,是俗稱水蓮花的台灣萍蓬草,僅剩的幾個棲息地。

國寶魚要回家|櫻花鉤吻鮭復育之路

2004-01-19

台灣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是保育人士最早開始進行人工復育的珍稀動物。2003年底,復育人員從人工養殖的公魚母魚中取精取卵,授精卵成功孵化出一萬多尾小鮭魚。這個完全養殖的重大成果,讓國寶魚從此免於絕種危機。

紫蝶謎情|茂林山谷的紫斑蝶

2004-01-05

每年冬天,南台灣的高雄茂林鄉總會飛來一大群為了避冬而到茂林山谷的紫斑蝶,形成獨特的紫蝶幽谷。走進幾個主要的蝴蝶谷,處處可見陽光下紫蝶飛舞的幻色身影。幾十萬隻的紫斑蝶到底從哪裡來的?目前依舊是個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