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建醮,呈現金門後豐港四百年的悠久歷史,傍海維生的居民,卻在開發的巨輪下,面臨海灣被填平的困境,在喧囂的鑼鼓聲中,未來如何走下去,考驗這群世代子民。
正月十五,對於金門後豐港居民而言,王爺建醮是聚落的傳統,四百年來維繫居民的感情,許許多多離鄉的遊子,都會在這個時刻趕回來,讓這個人口漸少的村落,一下子熱鬧起來。
後豐港居民多數姓洪,遠祖就是與鄭成功一起打天下的洪旭,因此早期被稱為洪門港,當地居民的富裕,連結著許多的海盜傳說與寶藏故事,但是讓後豐港居民真正致富的原因,完全依賴聚落前的一片海灣,那是世代子民生養安居的依靠,更是祖先遺留下來的珍貴寶藏。
在金門鄰海的聚落多半以頭、澳相稱,但是以港為地名的唯有洪門港,可以看出該地得天獨厚的一面,四百年來居民傍海而生,歷史留存了這塊淨土,但是開發的巨輪卻要將它毀滅,失去了這片海域,後豐港居民如同失去世代豐衣足食的飯碗。
金門水頭商港的開發案,在金門發展進程中,成為眾所矚目的大型開發案。三期的開發工程,將後豐港外海圍上堤防,並填掉部分內海,第三期工程計劃填掉後豐港前的灘地,未來計畫在村子邊開出一條三十米大馬路。在開發計劃的告示板中,後豐港前的港灣設計為生態景觀區,填掉原有自然海洋生態,打造人工生態景觀公園,無異大開保育的倒車。
漁民洪先生數代捕魚,從清朝抓到民國,從戰地政務時期抓到解除軍管,海裡出的鰻魚、鯊魚養活一家人,他知道港灣是一個天然漁場,在一度大陸漁民濫捕之後,漁業資源減少,但是只要多加保護,魚會再回來的。
但是魚沒回來,生態早已破壞殆盡,數年的海堤工程,大量的泥沙在海底覆蓋,造成生態浩劫,以往海灘上是滿滿的綠色海菜,現在變成稀稀落落,具有百年歷史的外海石蚵田也將拆除,當地居民數代依賴生存的漁業,已經走到盡頭。
泥沙污染海域,甚至計劃填平海灣,這樣的建設方案,不僅讓後豐港居民喪失傳統漁場,更嚴重是毀壞鱟的棲息地,那是有活化石之稱的珍貴生物,後豐港是鱟在金門最重要的棲地。另外開發案中,也將在村子旁邊開闢一條三十米大道,未來道路開挖區域,就是瀕臨絕種的水獺在金門的重要出沒地,以及一個已被試挖,懷疑是明代時期的重要考古遺址。
居民傳統、鱟、水獺、考古遺址種種生態與傳統的事物,都無法阻擋開發的巨輪,但諷刺的是這些美麗的生態景觀,成為機場廣告看板上歌頌的假象,當觀光客迷醉在廣告上的生態文字影像,實際的聚落、棲地卻遭無情的破壞。生態保育與傳統維護成為全球保育重要方針,金門開了一個商港,卻得賠上破壞生態、傳統的國際形象。
歷史會隱沒,卻不會消失,甚至以另一種方式保存至今,後豐港居民對於海的崇敬,依然保存在傳統的宗教儀式之中。拜海,成為一項虔誠信仰,它保留了後豐港先祖對於自然的謙卑,更是隱含生態保護的期許。
洪德舜是當地發展協會總幹事,面對開發的壓力,近年來極力為保存後豐港歷史奔走,讓外界瞭解這塊土地的珍貴,但是後豐港聚落和其他離島聚落一樣,都面臨年輕人口外移的困境,對於聚落裡重大的變遷,常常是缺乏訊息,也缺乏團結的力量。
洪德舜利用建醮時刻,讓大家知道聚落將發生的重大變遷,甚至說服家族裡的長輩後,將家族的古宅整修成為後豐港第一棟歷史文化館,希望文化館成為一個開端,讓更多居民投入街屋保存工作,重新創造後豐港的價值。
一連串的祭拜儀式之後,後豐港老老少少同心齊力,浩浩蕩蕩踏上神明繞境的道路。這塊曾經神明庇佑的鄉土,在大開發之後會是什麼處境?沒有人能斷言。但是在傳統、生態環境,一旦破壞將是無法回頭,到時後悔又能挽回什麼?
正月十五,四百年的傳統在後豐港熱烈展開,站在一個歷史的抉擇點上,面對海灣的未來,後豐港居民會以什麼樣的選擇?開啟下一個世代的歷史傳承。
側記|
接到洪德舜總幹事的電話,一聽又是金門,心想這波金門開發潮,究竟要將金門帶向何處?在一切經濟開發至上的思維下,那些被破壞的生態與傳統,究竟還能不能重來?
正月十五在新年氣氛結束之際,來到後豐港,令人有點訝異聚落裡的人多了起來,和上一次來的冷冷清清毫不相同,老聚落有了人彷彿一切活了過來,在拍攝王爺建醮儀式時,才感受到一個傳統深厚的聚落,具有一股堅實的力量,那不是炫麗的建設所能取代,對於後豐港的開發課題,生態棲地的保育當然重要,但是當地居民的未來更是讓人憂慮,於是不想在議題上爭論,只想呈現一個歷史的厚度,讓人感受世代背後不容輕辱的精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