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熱門事件

陸蟹的彼岸|造一條牠們專用道路

2024-01-27

銀白色的月光幫陸蟹媽媽把通往海岸的路照亮。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像是對生命的召喚,族群記憶呼應濤聲。此刻牠只有一個念頭,只想做一件事,降海釋幼,如同那一年,牠的母親為牠所做的。牠,能做到嗎?下一步是再往前走的機會?還是車輪爆擊?

鸕鶿三部曲之三|金門 鸕鶿閣再來

2024-01-26

抓緊枝條,順著風搖啊搖,金門冬季的風寒冷刺骨,但陽光有一點點暖意,夕陽溫柔地照耀,讓一身通黑的鸕鶿,閃著金光。慈湖原本是金門鸕鶿最重要的夜棲地,2016年莫蘭蒂颱風侵襲,倒了許多木麻黃,導致部分鸕鶿改到其他地方棲息。如何讓鸕鶿願意每年都如常到金門呢?

鸕鶿三部曲之二|湖山水庫 鸕鶿生了

2024-01-26

船緩緩向前滑行,平靜湖面多了水的波紋,空氣中多了馬達的聲音,挺立的枯樹上,鸕鶿以枯枝搭起的鳥巢裡,原本睡著的寶寶被驚醒了,親鳥也受到驚嚇飛離,這景象不尋常。鸕鶿是冬候鳥,原本不會在台灣繁殖,但2023年,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研究人員,在湖山水庫發現國內第一筆鸕鶿群體繁殖紀錄,這不同以往的繁殖行為,代表著什麼樣的生態意義?

鸕鶿三部曲之一|台北 鸕鶿來了

2024-01-26

飄著細雨的清晨,水面映著天空的灰與太陽的光芒,上千隻鸕鶿降落的身影改變了水面原本的波紋,一個一個小黑點,順著水流,緩緩漂動,這美到難以描述的畫面,出現在台北市的基隆河。為什麼鸕鶿來到這裡?「追鸕鶿」如何成為一場很熱鬧的公民科學?

【島在現場】台灣野山羊穿孔疥癬蟎疫情擴散中

2024-01-19

1月17日,屏科大研究人員收到民眾通報,西寶聚落出現一隻感染疥癬蟎的山羊,立即前往當地,希望能採集活體野山羊的血清樣本,並測試牠對治療的反應,可惜研究人員抵達時山羊已經死亡......

從阿瑪斯油污23周年說起|你所不知道的《海洋‧恆春》海洋環境變遷|ft.柯金源導演|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1-19

2001年1月14日,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號在墾丁國家公園附近海域觸礁擱淺,造成龍坑生態保護區的海洋生態因油污覆蓋而嚴重受災。當年花費龐大人力、經費,仍無法全面清除海岸油污,船隻的殘骸與載運的鐵礦砂,至今也還遺留在海底。 ​ 這場歷史重大海洋污染事件,恐怕很多人都不曾知曉。這次邀請資深環境紀錄片導演柯金源,來一起談論23年前阿瑪斯事件導致的環境災難,23年過去,是否有什麼改變? ​...

【圖卡故事】阿瑪斯號會被遺忘嗎?

2024-01-16

今天這個日子許多人可能都忘記了,或是甚至不知道,23年的今天,希臘籍的阿瑪斯號貨輪在墾丁擱淺,洩漏了一千多噸的重燃油漫延到墾丁龍坑海域和珊瑚礁,造成生態浩劫,船體殘骸及大量鐵礦砂沉入海中。 ​ 這場首起台灣大規模的海洋污染事件,動員大批人力,歷經多次清理、龐大的人力和物力,都無法完全清除。為了記取教訓,環保署將這天被定為「台灣海域受難日」。然而多年下來,我們在海洋污染的事故仍持續。 ​...

以廢轉能怎麼轉|SRF真的同時解決廢棄物又產生綠能嗎?

2024-01-14

為了解決去化難題,政府推動將適燃廢棄物做成固體再生燃料,簡稱「SRF」,每一噸SRF大約可以替代0.86噸的煤,SRF的出現,可以減少燃煤又解決廢棄物,似乎一兼二顧?而把SRF發電當作再生能源,又可能衍生什麼問題?

512家大排放戶首當其衝|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

2023-12-30

為了達到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在2023年的最後一個上班日,環境部公布碳費收費辦法草案,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大戶,像是電力業、鋼鐵業、煉油業、半導體、水泥業等大型製造業大戶,被列入收費對象的大戶,初步估計有512家,我國正式迎來碳排放有價時代。 畫面來源/環境部 草案不僅明確了收費對象,也納入計算方式、徵收方式、申報、繳費流程、繳納期限、追繳、補繳等相關機制的規範...

臭蟲會藏在哪裡?!出門旅行會帶回臭蟲嗎?該怎樣注意呢?|ft.台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蔡坤憲|我們的島Podcast

2023-12-27

年終歲末,陸續進入假期高峰,加上新冠疫情緩解,各國交流頻繁,從英法、歐洲等國,到韓國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旅館飯店甚至公共運輸,都發生多起臭蟲叮咬旅客事件,台灣也對臭蟲高度警戒。

【零碳經濟6】森林碳匯是什麼?種樹也加入碳交易市場?|ft.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柳婉郁|我們的島Podcast

2023-12-27

種樹到底對減碳真的有用嗎?不同樹種的固碳能力會有差嗎?植物都能有碳匯嗎?

【零碳經濟5】海洋藍碳 淨零新秀!海木耳好吃又固碳?|ft.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 洪慶章|我們的島Podcast

2023-12-27

來自氣候變遷的威脅,讓世界各國共同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而為了達到2050年碳中和目標,發展固碳技術已成為世界趨勢。然而,究竟什麼是「碳」、要固什麼「碳」?又該怎麼固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