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蓋到公園裡?|為什麼一千多位居民反對警消共構大樓進駐公七公園

風來了,枝葉順勢搖動,公七簡易自然公園中,這一區的樹與一般公園不同,它們是淡海新市鎮開發前的一絲記憶,存在已久。迎風搖曳的美麗樹海,可能被警消共構大樓取代。

到Google News按★追蹤「公視我們的島」

一筆一筆,畫下綠葉、畫下枝幹、畫下綠意掩映天空的色彩、畫出心中最愛的角落。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用畫筆留住公七自然公園的這一刻。滿滿的珍惜與不捨,因為公七簡易自然公園已經被新北市政府規劃了新的命運。

因應淡海新市鎮人口成長,新北市政府要增設新市派出所、捷運警察分隊和消防分隊的辦公空間,警消共構大樓選在公七公園的樹海當中,計畫興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建築物,東側由淡水分局新市派出所和淡海捷運分隊使用,西側提供給消防局淡海分隊。

新北市政府計畫在公七自然公園內興建警消共構大樓。
圖為警消大樓完工模擬圖。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

警消大樓選在公園,依據的是《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公園可以設置警消大樓。如果這是一個好的選擇,為什麼一千多位居民要反對

大片樹海可能消失 恐不利影響都市微氣候調節

然而居民的抗議被開發進程淹沒了,新北市府歷經八次招標,在2024年10月底與得標商簽訂合約。依規劃,穿越公園的環山步道與公園南側大約三分之一的樹海,都將消失。

公園裡的樹已經被廠商標記,綁著白色繩子的要移植,紅色的要砍除,其中不少是已經存在五十年以上的大樹。長期關心淡海的建築師陳江河表示,這片樹林原本就在這個地方,是土地公種的,種子是鳥或風帶來的,因為非人為刻意種植,所以極為珍貴,延續了淡海的土地紋理與歷史脈絡,維繫著都會難得一見的生態資源。

公園裡的樹已經被廠商標記,綁著白色繩子的要移植,紅色的要砍除。

在氣候嚴峻時刻,這樣的綠帶消失不是小事。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簡凱倫表示,以微型氣候的調節來講,公七自然公園在因應都市熱島效應上,有重要意義,它的自然透水層可以有效吸納極端強降雨下的逕流水。

與都市計畫指導原則相違背 居民也憂心交通打結

另外,從選址的角度來看,簡凱倫認為已經違背上位都市計畫的指導原則。公七自然公園已經被列為公園用地,屬於下位的多目標使用辦法卻例外性的去容許它興建警消大樓,將會破壞都市規劃的整體性。

部分居民憂心警消大樓蓋在這裡,也將帶來交通問題。緊鄰濱海路,消防車出勤只能右轉,這條路不但是居民重要的生活道路,隨著淡江大橋在2026年通車,未來車流量勢必增加。

另外濱海路還有輕軌沿路而行,路口還有輕軌濱海沙崙站。淡海公七自救會會長林彥廷說明, 輕軌在這個路口要轉彎,會擋住消防車,如果再遇到紅燈,交通就會整個癱瘓。

部分居民憂心警消大樓興建位置,可能讓交通打結延遲救援。

淡江大橋通車後的影響需要進一步評估,然而在警消大樓的規劃報告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另外,目前淡海輕軌尖峰時間的班距是五到七分鐘,離峰時間是十分鐘,未來如果使用量增加,可能縮短班距,學者表示恐將增加消防車被堵住的機率。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黃瑞茂擔憂,它是一個救難設施,如果值勤時耽擱了,就是因為選了錯誤的地方,怎麼可以讓這麼重要的機構,深陷交通瓶頸之中。

有沒有其他地方可用?新北市府對居民建議暫無回應

廣大的淡海新市鎮,難道沒有更合適的地方?公七公園自救會會長林彥廷拿出地圖說明,地號142是市有地,交通上要去任何位置都非常快,也完全沒有輕軌的問題。另外,土地使用分區的文中四,已經有一個臨時警察局,如果擴大就可以做為臨時警消大樓,也不需要做地目變更。國有地的部分有文小七、地號144、地號154,只要買了就可以立刻使用的地,不用變更。

公七公園自救會會長林彥廷拿出地圖說明,淡海新市鎮還有其他適合興建警消大樓的土地。

針對警消大樓選址爭議,新北市府僅以書面回應,表示於2019年10月召開「新設新市派出所期前說明會」,當時由地方議員、里長達成共識,選擇公七公園設立。新市鎮的機關用地只有區公所,而學校、停車用地又無法撥用,僅能使用現有的公園用地。書面回應則未對生態衝擊、交通困境、居民提出的替代地點,進行回應。

目前本案因為居民委託律師向新北市府提出行政訴訟,興建工程一度暫緩。2月14日,本案「停止執行」的聲請被法院駁回,廠商已經進場。行政訴訟將在4月15日開庭。

未來這片土地將矗立起大樓,或是依然綠樹成蔭?

延伸閱讀》派出所進公園|板橋石雕公園移樹開發

集數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