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熱門事件

蝙蝠記事

2008-11-10

晝伏夜出的蝙蝠住在哪裡?天然的洞穴或下水道入口是洞穴型蝙蝠─摺翅蝠的最愛。蒲葵樹下垂的樹葉裡,是樹棲型蝙蝠─高頭蝠的地盤。傳統三合院老房子的屋瓦縫隙間,是建築物型蝙蝠─東亞家蝠的家。受到西方電影、卡通中形塑吸血蝙蝠的刻板印象,許多人對蝙蝠都抱著負面觀感,其實在中國文化裡,蝙蝠是吉祥物,以昆蟲為主食的蝙蝠,更是我們的重要夥伴,且讓我們細說從頭,重新認識這群可愛的夜行使者。

穿山甲要回家

2008-11-10

穿山甲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躲在洞裡,受到驚嚇不會反擊,只會捲縮成一團,用堅硬的鱗片保護柔軟的腹部。對魯凱族的老人家來說,獵捕這種動物,絕對不是件榮譽的事。

看不見的香港

2008-11-03

從台北到香港,坐飛機大概只要一個半小時,交通部觀光局統計香港是台灣人出國旅遊地點的第一名,每年到香港旅遊的台灣旅客,大約有兩百多萬人。大多數人來到香港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棟棟高聳入天的高樓大廈,以及擁擠的人潮,然而,這一片巨大的高樓叢林裡,香港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綠色小兵香港行

2008-11-03

2008年七月初,有一群交通大學的學生來到香港,他們在香港環保團體的導覽下,要用不同的視野,認識香港這座城市,究竟在他們眼中,香港會是什麼樣貌?

互花米草搶灘戰役|金門灘地逐漸陸化

2008-11-03

高聳的軌條砦,橫列金門沙灘,嚴防海峽另一端敵人的進擊,但是時隔半世紀,敵軍沒有登岸,卻有新的危機,悄悄襲擊,重創金門生態。

被忽略的滋味

2008-10-27

早餐,有多久沒來上一碗清粥小菜?一日三餐當中,吃到幾回白米飯?日復一日,把食物送進嘴裡,吃什麼,怎麼吃,久了養成習慣,習慣建構文化,當飲食習慣改變,也就動搖了吃的文化。

吃飯這堂課|藏在食物背後的隱憂

2008-10-27

這個世界,充滿著一些荒謬的事情,包括黑心食品這件事,食物明明是賴以生存的命脈,但是在利益薰心下,食物可以假冒,可以添加化學物品,令人匪夷所思。當三聚氫胺、銨粉等黑心食品事件爆發後,我們驚慌、撻伐一陣,之後呢?這些都還是人為的添加,但在台灣,有毒食物的出現,已經不是頭一遭,之前的鎘米、綠牡犡都是土壤和水出了問題,環境問題如果不正視,所謂的食品安全,也很難獲得真正的保障。

盤中飧的旅程

2008-10-27

鄉間,老老的三合院依偎著稻田,方便農民就近照顧作物,從稻米、蔬菜到水果,自己種自己吃,這是熟悉的農村印象,是農田與餐桌的最短距離。隨著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聚居都市,農田與餐桌的距離拉開了,糧食展開漫長旅行...

現代糧食恐慌

2008-10-20

台灣會有糧荒嗎?糧食缺乏造成恐慌的情形,會不會在台灣發生?現代糧食恐慌,從早期糧食缺乏的「沒得吃」,轉變成為食物污染的「不敢吃」,它以雙重面貌現身社會,形成的原因交錯複雜,一些充滿危機的訊息,已經在我們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忽略,不知潛藏的隱憂...

博士生的有機舖

2008-10-20

當糧荒的現代樣貌,以「沒得吃」和「不敢吃」的形式,在全球蔓延,也許除了技術改良和貿易談判的方式之外,必須進一步思考,一個在地取食和自然健康的有機解決之道...於是,在花蓮,一位準博士生,開設了一家現代有機菜舖,用他自己的方式,解決糧荒的危機...

水稻視界--遠離餓夢

2008-10-13

西元1979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第20屆大會上,訂定從西元1981年開始,每年的十月十六日為「世界糧食日」,希望這一天,全世界都能彼此提醒,為打擊飢餓和貧窮而努力。可是反觀過去一年,有三十幾個國家,因為糧食不足而社會動盪、甚至陷入內戰,有超過十億人口天天餓著肚子上床,更讓人震驚的是,一年來,平均每天有兩萬五千多個,應該快樂成長的孩子,卻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能獨善其身嗎?

水稻視界--熱稻受不了

2008-10-13

稻子住進房子、種在水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全球暖化,讓人類生活的地球,越來越熱。北極熊被淹死、候鳥們改變遷移路線、颱風威力越來越強、集中雨量一再創新高,現在,連人類的主要糧食-稻米,也直接受到影響。像是亞洲地勢偏低的水田,去年因為淹水造成的損失,保守估計就高達10億美元,而南半球的澳洲,連續三年異常的乾旱,也使得稻米產量下降40%。種種現象,讓研究稻米的科學家們,也跟著緊張起來了!我們要如何抗暖、維繫穩定的糧食供應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