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襲前夕,基隆海岸颳起陣陣強風,就在這大風大浪的時節,一群小朋友來到碧砂漁港,聆聽屬於海功號的傳奇。
說起海功號,五十歲以上的人多少都有些印象。民國六十年代初,正是台灣漁業最興盛的時期,由於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政府為了積極拓展遠洋的拖網漁場,開始興建海功號這種試驗船,幫漁民打頭陣,到全世界尋找新漁場。以目前的眼光來看,這艘七百噸的漁船,實在不算什麼,卻已經是當年最大的試驗漁船。
民國65年底,三十多個台灣人循著五百多年前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展開台灣第一次的南極漁場探勘。船上並沒有航行極地的破冰設備,船員也不熟悉南極的氣候與海象,曾引發國內媒體「盲人騎瞎馬」的負面評論。海功號駕駛艙後方的海圖室裡,仍存放一張張當年的海圖,當時的二副楊漢魁說,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南緯五十度以上的海圖,那時剛畢業的他,靠著學校所學自己手繪海圖,才有辦法替船隻定位。
民國66年1月,海功號在南非開普敦港整補之後,在僑胞的歡送下,駛離了開普敦港,進入南緯五十度南冰洋的暴風圈,只為了尋找目標漁獲—南極磷蝦。時隔三十年,在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華健的解說下,甲板上的家長與小朋友,彷彿也看到成千上萬的粉紅色南極蝦在眼前躍動,以及工作人員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冰洋上升國旗慶賀的情景。
在經濟效益的考量下,南極蝦的開發並沒有持續下去,但同時,坊間流傳當年海功號還有另一項秘密任務,是去南非載運鈾礦。
由於當年隨船記者的天天報導,讓海功號的南極行,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也讓海功號上的成員一回台灣,都被當成「南極英雄」般受到熱烈歡迎。
歷經七次遠征南極、五十三次遠洋漁場的調查,海功號終於在民國八十二年功成身退,並在民國八十七年移駁上岸,置放在基隆碧砂漁港。或許是經費不足,曾經風光的海功號,十多年來無人聞問,任由海風與鹽份一點一滴腐蝕著船身。
為了搶救海功號,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華健,每隔一陣子就帶領學生上船除鏽補漆。許多人認為海功號不過是一艘破銅爛鐵,華健卻不這麼認為。在華健與大學生共同努力下,荒廢十多年的船艙初步被清理,以海功號為主題的活動,也在碧砂漁港舉辦。民眾終於有機會上船體驗海功號、認識當年的歷史。華健希望藉由這些活動,讓逐漸破敗的海功號能夠起死回生,讓它不只是北海岸的重要地標,更可以連結附近景點,成為具有教育與觀光價值的博物館船。而碧砂漁港的商家對於將海功號改造為博物館船,也都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但是學生們整理海功號的進度,遠遠趕不上海功號腐朽的速度。今年八月,海功號的椲杆,在長年鏽蝕與強風的襲擊下,傾倒了。
海功號能不能在腐朽凋零之前重獲新生?再造博物館船的夢想能不能夠實現?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夢想恐怕比遠征南極更遙不可及。但華健相信,海功號終有一天會重新出發,航向新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