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發展快速的台灣,澎湖的腳步緩慢了些,這份緩慢,留下了美麗,也保留了更多歷史的痕跡。
早年,這裡的居民,大多靠海維生,在高風險的謀生磨難中,練出一身與大洋搏鬥的本事,來自西嶼外垵的韋慶陽,從十三歲開始,歷經了三十年的討海生活,現在,他不再捕魚,反而透過雙手,讓木頭成為海洋記憶的延伸。
一艘艘精緻的木造船模型,重現老澎湖人在海上討生活的重要工具,對韋慶陽來說,這不只是一項工藝,而是一份記憶,也是一份感激。韋慶陽說,海洋賜我們吃穿,一切都是海洋供養我們,澎湖人每年11月要拜水仙王,就是對海洋的尊敬。
老澎湖人把對自然的崇敬反映在宗教上,在信仰中尋求面對驚濤駭浪的力量,因而海神信仰在澎湖非常發達,寺廟的主神,以王爺信仰最多,其次是航海人心中的守護神媽祖,以及水神水仙尊王。每一個村落都有共同信仰的公廟,這個公廟是澎湖人在艱困的環境中,最大的精神支柱。
澎湖文史工作者林文鎮說,祖先從大陸遷居到澎湖,幾乎都會隨身攜帶家鄉神明的香火,以保佑平安,不但生產、財富、健康要依賴神明,甚至於我們居住的環境安寧也要靠這些神明保佑。
為了建立更完整的防衛系統,民間信仰中,在聚落的周圍,還要安置「五營」。在澎湖,因為聚落大都是集村形式,五營駐紮的虛擬範圍和實際村落的界線,是一致的。
圍繞著五營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在特定的日子,由「小法」舉行祭祀,小法指的是一些特定祭祀科儀的執行者,通常都是由村落裡的小朋友擔任,但是人口外流加上社會風氣的改變,願意學小法的人越來越少。
來自湖西鄉龍門村的法師洪瑞達,從小接觸這些傳統祭儀,這些儀式是澎湖人對海洋信仰的表徵,長期積累出屬於澎湖人的文化特色,一旦消失,是失去了根。他試圖消弭這個末路現象,在三年前展開他的傳承計畫,計畫的重點,在小法與踏涼傘這兩種傳統文化。
洪師父現在有40多位學生,利用課餘的時間,他們把握每一次的練習機會。然而,傳承的困難,並沒有因為洪師父的努力而減少。他說,澎湖傳統文化有些固有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中漸漸疏離,有些家長非常鼓勵小孩來學,但是有些家長則完全不願意讓小孩接觸這些。這個兩極化現象的原因,就在澎湖沒有什麼產業,工作機會少,年輕人必須到台灣就業找工作,外流情況嚴重。
澎湖在改變,有些地方往好的方向提升,有些部分卻向下沉,澎湖正逐漸失去一些珍寶。文史工作者林文鎮說,社會民俗傳統是社會的根,無論是創新,無論是復古,都必須要有根來做出發,現在這些努力,能有多少功效不知道,但是他相信,最起碼可以把這個香火保留下來,交給未來的有緣人去發揚光大。
沒有人知道,在社會變遷中,這些老記憶還能存在多久,可以確定的是,多一份作為,就已經多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