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前進|找回古老的航海智慧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張光宗

揚起風帆,風吹向船帆,吹出飽滿的弧形,船身逆著風開始前進。在沒有現代化引擎的年代,人們靠著風力,到世界各地貿易、旅行。航海科技日新月異,有一群人,仍然持續推廣帆船運動,希望用低耗能、低污染的方式,親近海洋。也有人正著手復興傳統帆船工藝,要找回古老的航海智慧。

漫步在潔白沙灘上,遊客們盡情享受被蔚藍海景圍繞的時光,距離台灣只有270公里的石垣島,是日本沖繩縣內,最靠近台灣的幾個島嶼之一。這個四面環海的小島,漁業才是早年居民賴以維生的根本。

Sabani是沖繩傳統的小型無動力木製帆船,在石垣島上,只有經驗豐富的老漁夫,才有駕駛Sabani出海的經驗,年輕世代對Sabani已經越來越陌生。不想讓文化消失,平良正吉夫婦在船越村嘗試復興傳統祭典「海神祭」,祭典重頭戲,就是大家一起扛著彩繪Sabani,繞行村莊。

但是,Sabani如果只在祭典時才出現,卻沒人知道如何製造和駕駛它,這樣文化仍然可能失傳。一位從東京搬到石垣島定居的青年,接手了這個任務。

十二年前,吉田友厚帶著家人搬來石垣島,他曾經務農、到海裡打魚,也到牧場工作過,過程都不太順利。摸索幾年後,他聽到島上一位高齡八十歲的造船師傅新城康弘,即將退休的消息,興起了跟他學手藝的念頭,決定鼓起勇氣前往拜訪。

Sabani沒有設計圖,製造方法全都存在師傅的腦海中。吉田從觀察新城老先生使用刨刀的手勢和姿勢開始,一點一滴學習。沖繩人最早是用整根樹幹挖空做成獨木舟,1793年,當時的統治者為了保護森林資源,規定不能再製造獨木舟,居民才發明出拼接木板來造船的特殊技術。

成為獨當一面的造船師傅後,吉田致力投入復興Sabani的工作,前來體驗的觀光客漸漸變多,也得到在地老漁夫的認同,還有人開始向他訂製Sabani。他希望,有一天能夠駕著Sabani,跨越黑潮,拜訪台灣。

老祖宗的年代,究竟是如何靠著簡易的木船或竹筏,捕魚維生,甚至遠渡重洋,遷徙到世界各地,許多人一直努力探索,想要找到解答。

台灣東部沿海的阿美族部落,過去也有使用竹筏和竹製帆船航海的傳統,經歷日治時期,戰後戒嚴時期實施海禁,再加上現代化船隻與引擎逐漸普及,傳統造舟技術,幾乎已經失傳。

2017年6月,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支持下,五位划手划著Lawai打造的傳統竹筏,歷經十六小時,從台東大武出發,橫渡黑潮,划到綠島。預計2019年要挑戰划向日本沖繩,探尋史前人類遷移的路線。雖然戒嚴時期的海禁,已經解除,出海程序仍然繁瑣,民眾並不容易親近海洋。

為了讓海洋文化向下扎根,台東成功鎮的小學生,向部落耆老學習,共同打造出手作竹筏。在宜蘭,一群老師和家長,則持續推廣帆船運動,希望培育更多的種子,透過這種低污染,低耗能的方式,拉近人與海的距離。

暑假的宜蘭冬山河,岳明國小的學生,一早就準時報到,頂著大太陽,準備開始一天的帆船訓練。2007年,緊鄰無尾港,座落在蘇澳海岸線的岳明國小,決定引進專門為14歲以下青少年設計的樂觀型帆船,簡稱OP帆船,作為學校的特色課程,讓孩子親近海洋,也在駕駛帆船過程中,培養面對大自然的智慧和膽識。

早期,台灣的帆船訓練,多是為了培育選手,高強度的訓練方式,卻讓孩子很快失去興趣。岳明的家長們從一開始陪孩子上課,到跟著跳下去學怎麼操作帆船,更有不少家長,後來成為帆船教練,帶著孩子從遊戲中學習。

分級分齡是岳明帆船課的重點,第一步要克服的,就是孩子對水的恐懼。船在水上,會隨著波浪晃動,如果不能適應,就很難再繼續學習進階技巧。孩子們兩兩一組,把船當成蹺蹺板,上下擺動,船身晃動幅度也越來越大,不知不覺中,習慣了在水上活動的感覺。

儘管帶著孩子親近海洋的路,走的不容易,看到他們在學習駕駛帆船的過程中,展現自信與勇氣,對環境的觀察力也變得敏銳,就是支持他們走下去的最大動力。揚起風帆,換個角度,從海上往回看看這片土地,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感動。

集數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