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關文章
循環|讓資源能再利用的產品設計
人類的生活,不斷在消耗地球資源,產生空氣污染、廢水、廢棄物,毒害河川土地。產品在製造、使用到最後廢棄的過程,如何做到環境友善,讓資源循環再利用,國際間最前瞻的概念,就是導入搖籃到搖籃的設計理念,讓資源永續循環…
1998年11月1日「我們的島」
節目正式播出,目前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我們的島」是公共電視開播以來歷史最久的新聞性節目,也是目前台灣媒體中,少數以環境生態為報導主題的新聞性節目。從開播以來,「我們的島」就一直以守護台灣環境、監督環境政策、彰顯環境正義以及尋找環境出路為節目理念。十年來,我們忠實記錄台灣的環境現況,嘗試為受傷的大地找尋希望,島上最美的、最醜的、最令人感動的、最令人傷心的環境影像,我們都曾經真實的呈現觀眾眼前,...
變形之島|台灣地震來臨時的防災準備
311日本東北大地震讓人驚心,同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一樣面臨高地震風險,從地質資料來看,台灣是全球變形速率最快的地方,當大地的力量持續運作,台灣,變形之島,你我該如何面對?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這是一場價值之戰
台灣地狹人稠,石化廠不論蓋在哪裡,都無法避開人群密集地區,翻開台灣60年的石化發展史,發現在成就經濟發展同時,環境、人民也付出不小的代價。60年後的今天,當民間開始反思石化業與土地的糾葛,包括中研院院士、上千名學者連署反對擴張石化業,甚至十多萬民眾願意集資購買濕地。政府要思考的是,繼續擴張石化業,是否符合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利益…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毒化人生
根據石化產業龍頭台塑集團的估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的石化原料用量,是170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10.6倍、中國大陸的23倍,可以說是最愛用石化等塑膠製品的國家。然而在每天耗用塑膠用品的背後,卻也帶給台灣人健康與環境上的災難...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石化怎麼走
半世紀以來,台灣以進口原油、製造輕油、輕油再經裂解產生乙烯、丙烯等石化原料,結合上中下游,成為完整的石化產業鏈。到2009年為止,石化指標產品乙烯的產能,已從5.5萬噸,成長到目前的404萬噸。如今政府又要繼續擴張石化業,當超過五成的石化產品外銷,追求乙烯自給率是否還有意義?經濟部期待擴增上游產能,來帶動台商回流又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