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在現場】又一隻白海豚死去|2022.1.27

攝影|陳慶鍾、廖羿雯
整理|林燕如

上週五(1/21),一隻未成年的臺灣白海豚在台南安平漁港擱淺死亡,讓人痛心不已,上午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以及保育學者和立委陳椒華共同召開記者會,高喊「白海豚要活命、海洋政策要夠力。」

|重點整理
臺灣白海豚是臺灣特有亞種鯨豚,但卻不斷面臨威脅。上週五(1/21)在台南安平漁港一隻未成年白海豚的擱淺死亡,身上的累累傷痕,再度提醒我們,#臺灣白海豚保育危機已迫在眉睫。上午多個保育團體以及鯨豚救援學者和立委陳椒華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主管單位要盡速擴大劃設白海豚重要棲息地範圍,強調臺灣白海豚僅剩50、60隻,就發現 八成有纏繞傷痕、六成有皮膚病,要求海保署要具體擬定保育時程和保育目標,希望為數稀少的白海豚不要再有傷亡。

上週五(1/21),一隻未成年的臺灣白海豚在台南安平漁港擱淺死亡,讓人痛心不已,上午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以及保育學者和立委陳椒華共同召開記者會,高喊「白海豚要活命、海洋政策要夠力。」

▌成大鯨豚中心主任王浩文說明當天解剖狀況,這隻體長237公分、體重152公斤的雄性未成年白海豚,發現牠前面嘴喙有勒痕,推測在發育過程就被勒住,在白海豚家族相互支援餵食才有辦法長大;在腹部也發現到勒痕存在;另外臉上斑痕累累的傷痕是鯨豚牙齒刮痕,不過由於不在事發當下,無法確定是幫助還是攻擊行為所造成。初步解剖胃內沒有異物,推估死因或許與長期營養失衡有關,但還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才能釐清真正死因。

紀錄到生前嘴喙的勒痕

臺灣白海豚八成有異物纏繞六成有皮膚病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副教授楊瑋誠也說明,現在無法確定死因,但之後會越來越明瞭,但提醒大家,不應該只注意死因,更要注意牠生前所面臨的威脅,除了王浩文老師所提到的勒痕,牠的背鰭跟尾鰭有切割傷,然而這些傷痕不只是這隻白海豚遇到的狀況而已,這是臺灣白海豚都很常遇到的威脅。楊瑋誠表示,令人感到驚訝的是,臺灣僅僅只有50、60隻白海豚,就有八成都發現有異物纏繞的傷痕 ,另外六成有皮膚病,這些皮膚病不是海水髒所產生的 ,而是本身體質不健康所導致的。


因此他對這50、60隻白海豚沒有辦法樂觀評估,這些受傷的白海豚或許外觀看起來傷口已經復原,但是覓食能力或是尾幹傷口活動能力,其實都會遇到問題。以這隻死亡的白海豚來說,牠由於長期發育營養不良,雖然有同伴的幫忙下得以長大,但骨骼發育是有問題的。


楊瑋誠特別強調要重視白海豚所面臨的生存威脅,我們曾經在照片看過這些威脅,但現在牠已在我們眼前出現,驗證了白海豚不僅隻數少,而且生活在相對危險的環境裡面。

1/21擱淺的白海豚送至成功大學鯨豚中心進行解剖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郭佳雯表示,臺灣西海岸不是友善臺灣白海豚的棲息環境,海域跟人類活動高度重疊,各種行為都會影響白海豚,在他們的觀察中,發現這隻死亡的白海豚是2010年出生的,在2011年就追蹤到牠跟媽媽的母子對活動,當時就發現媽媽背鰭也有切割的痕跡,癒合後變成非常大的傷疤。之後又在2017年記錄到這隻死亡白海豚的媽媽跟死亡個體的弟弟或妹妹,幼體身上有纏繞漁具的痕跡,可以看到他們世代都面臨威脅。


她認為這隻死亡白海豚帶來的訊息只是冰山一角,2020年公布的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北起苗栗龍鳳港以北的森林公園沙灘,南至外傘頂洲西南端,從這次擱淺白海豚在台南來看,必須要涵蓋它完整的活動範圍,希望政府要修改白海豚重要棲息地範圍。另外劃設後也沒有完整的經營管理計畫,白海豚數量每年不斷地減少,按照科學研究,要使白海豚恢復,每七年只能減少一隻, 但從2009年已經減少9隻,死亡數量遠遠超過它恢復的速度,希望海保署提出具體計畫,並對2016年公布的白海豚保育計畫有具體時程規劃和成效評估。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也以視訊方式出席記者會,說明香港的白海豚同樣也面臨漁具纏繞致死的問題,以2017至2018年香港水域辨認出148隻白海豚來說,其中4隻有新的傷痕,在香港水域出沒的白海豚數量也逐年下降,2020年香港政府禁止全香港四個保護區不能進行捕魚活動並加強巡邏執法。其實漁具纏繞和誤捕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禁拖網和流刺網,越晚錯失機會,保育難度會越來越大。

▌海保署吳龍靜副署長回應,之前有盤點跟了解白海豚生存的威脅有哪些,在擬定保育計畫時,也針對四大威脅來擬定相關措施。包括持續監測調查研究、棲地維護、人為衝擊的管制、保育教育及在地的參與, 這四個面向來推動。

吳副署長指出2021年跟漁業署合作,推動廢漁網的回收之外,海保署也持續針對海洋環境清潔積極清除,減少廢棄物在海洋,對海洋生物的威脅。今年也實施刺網實名制減少廢棄刺網到海裡。另外,也和苗栗縣政府實施兩個月(6-8月)三海浬之內流刺網禁漁的嘗試。白海豚保育也和漁民合作組成白海豚巡守艦隊,即時回報訊息,提供給漁會,讓漁民漁撈時可以立即避開白海豚出沒的海域。

在擴大重要棲息地範圍也將調查範圍,往北延伸到淡水、往南延伸到台南, 未來科學調查足夠的話,是否還要擴大,也會推動。目前更關注在白海豚母子對出沒的海域,發現到雲嘉可能是很重要的海域,因此今年度計畫想要進一步找尋是否有穩定育幼的場所,未來依據科學調查結果來滾動調整保育計畫,也成立白海豚諮詢小組 希望專家學者和NGO提供保育建議,共同為白海豚保育努力。

記者會中,專家學者針對白海豚生存威脅,認為主管單位應檢討現行的保育措施及成效,訂定明確的保育目標及檢核、問責機制,並要求主管單位採取立即有效的因應措施,正視白海豚的傷害問題。希望為數稀少的特有種臺灣白海豚不要再有傷亡消息傳出。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