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季不再來

在天氣不錯的日子,台灣東海岸的阿美族(Amis)老人乙勒(Yilo)總會習慣性的到緊臨部落的河口為當天的三餐打幾條新鮮的活魚,但是近幾年來,這個延續部落生命數百年的河海交界處已經愈來愈難抓到魚了,而就在這一年(1998年)冬天,台灣西海岸盛行了四百年的烏魚(Mullet)季節,也突然失去了往年的盛況,海洋資源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本片將從台灣漁業發展的各種病態,以及原住民與海共生的原始觀念來探討和反省海洋資源急速枯竭的全球性議題。

1993年秋天阿美族人乙勒這一家族在「者播」(出海口)為新生嬰兒進行傳統儀式「巴格浪」──抓魚和吃魚。那一天,乙勒捕獲了一條五、六斤重的大魚,希望這條大魚能為新生嬰兒,帶來好采頭,讓阿美族生生不息。

歌詠魚隻的儀式中,族人的生命獲得了延續,但是「者播」五年來的變化,讓世居的原住民感到困惑,因為,魚群不知道哪裡去了?而捕魚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為了符合永續利用的標準,全世界一年能夠捕獲的總漁獲量大約是九千萬到一億公噸,但事實上全球目前的漁獲量一年約有兩億公噸。以臺灣人口比例分配來說,台灣每年的漁獲量應該控制在四十萬噸以內,但是以現在總計兩萬七千多艘漁船的漁獲量來看,卻高達一百三十萬噸,這是標準值的三倍。

在保育人士眼中,過度捕撈,也就是「過漁」,正是海洋資源枯竭的重大原因。永續發展協會林正春表示:「最忌諱的就是流刺網,東部99%的漁船用三層式流刺網,它下了海底之後,從海表面捉到海底,甚至一千頂、一萬頂下去,捕中太多魚的時候,沒有辦法收就割掉,網隨著海流,走過的地方幾乎沒有生物可以生存。」因此,大約有五分之一的資源浪費,在於誤捕或濫捕,其中又以毒魚和炸魚最令人髮指。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說明:「魚越抓越小,甚至沒有機會成熟就被抓走,或者被抓之後提早成熟,其體型變小,價格變差,就必須抓更多,有的乾脆炸魚,能夠撈上來的通常是炸死魚的十分之一。」

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助理研究員陳守仁提出:「民國八十一年,我們發現十五公斤的櫻蝦竟然低達台幣三百元,因此呼籲東港業者由十六艘的標準船開始組成共同運銷班。」捕撈櫻花蝦的漁船陸續地從東港碼頭出發,這項沿近海的漁業是目前國內實行漁業自律管理模式最成功的一個例子。

所謂自律管理模式就是在產、官、學的整合下,由現有漁民共同組成產銷班,以資源永續利用為前提,權衡市場機能,限定合理的船隻數、捕獲量以及禁漁期,並且由漁民自律管理。

永續利用就是抓適當的量,維持族群穩定的數量,海洋學者邵廣昭認為:「如果抓過頭,將少到沒有商業的價值,所以種的數量還沒有完全滅絕,已經是商業滅絕了。」

每年冬至前後,臺灣西岸海域總會有大量的烏魚,由北往南迴游至此,這項漁業,在臺灣至少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正是漁民口中所謂的烏金。1998年12月中旬,來自全島各地的捕烏船,陸續進駐新竹的南寮漁港,但是直至十二月下旬,魚汛卻遲遲未來,新竹坡頭港魚商嘆道:「現在大陸有一種電子網,抓光光了。」

1998年冬天,東海岸難得的好天氣,一大早乙勒扛起了閒置多日的漁具,朝著秀姑巒溪的出海口走去,接連不斷的冬雨,讓老人家好幾天沒吃到魚,撒了一個多鐘頭的網,乙勒有點心虛地將成果說了出來:「小小的魚啊!」回到家,原來情況比想像的還糟,乙勒根本沒抓到魚!

雖然樂天性格讓阿美族人得以泰然面對漁獲量的減少,但是樂觀的想法卻不能改變臺灣整體漁業資源逐漸枯竭的事實。

集數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