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苓

港口國小的獨木舟畢業趴|探索海洋迎接成長

2020-08-17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國小的禮堂,2020年這一屆的四個畢業生,邀請哥哥、爸爸親子同舟,要展現他們四年來學習獨木舟的成果。畢業生忙著教家長們穿救生衣、「船裙」,以及「如何爬進」手工獨木舟。然後,他們就要到海上划行三公里,告別小學生涯,慶祝畢業。  

尋找親水的台灣:獨木舟逐浪真有這麼難?

2020-08-10

宜蘭蘇澳東澳里的沙灘,一大清早,一群背上縫著「海洋國家、水域解嚴」布條的獨木舟舟友,準備下海。一旁,海巡署和宜蘭縣警察,拿著大聲公說明,「宜蘭縣政府在107年9月14日公告,南澳地區禁止水域遊憩活動。從座標圖來看,誠如你們手上的宣導單,從烏石鼻到和平溪口沿岸及近海,都是禁止水域遊憩活動範圍。」  

【海洋酸化】未來食物養成記:穿越八十年來吃蝦

2020-07-13

八十年後,2100年,蝦子還跟現在吃起來一樣嗎?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因為海水正在酸化…  

未來食物養成記:電腦飛機來種稻

2020-06-22

清晨六點,台東關山的一家早餐店,對坐吃早餐的,一個是種稻子種了五十多年的周有鎮,一個是他認識才三年的新朋友,屏東科技大學的王裕民教授。老農和教授聯手,在花東縱谷的米糧大鎮關山,開啟AI務農的新時代。  

未來食物養成記:油芒的故事

2020-06-22

油芒,這個禾本科植物,看起來有點像野生的稻子,比較特別的是,穀粒上毛茸茸的,結穗以後很好辨認。這兩年,許多報導說它抗旱抗鹽,而且很好種,營養成分高,屏東、台東就傳出要幾十甲、幾十甲的種,把它當作繼紅藜之後,又一個明星作物。 但,油芒真的那麼好種嗎?去部落拿到種子就種得出來?營養成分是什麼?  

瘟神的腳印:台灣傳染病的歷史足跡

2020-05-11

每年元宵的鹽水蜂炮、台東的炸寒單,還有台南高雄屏東一帶的燒王船,大家都說是消災解厄求平安。其實先民遇到的最大疾厄,就是因為歷史書上說的,「台灣多瘴癘」所引起的傳染病。

阿美的異想世界|「全美語」教學的幼兒園

2020-03-30

「一條路通往東邊,是山。拿著斧頭,砍樹木,撿木柴,帶回家。一條路去西邊,秀姑巒溪。拿魚網,去捕魚,把魚帶回家,做晚餐。」在花蓮玉里秀姑巒溪河邊,Pinanaman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金黃色的油菜花田,圍著圈圈唱歌。  

水域解嚴 還我江湖|愛水人士爭取自由下水的權利

2020-03-16

從空中俯瞰,宜蘭冬山河邊,擺著五顏六色的獨木舟、充氣艇,還有站立式划槳SUP,這是台灣難得見到的景觀。因為台灣的開放水域,也就是江河湖海,大部分都是禁止下水。就算要下水,也要經過申請。就算要申請,也不能用玩樂、遊憩的名義。  

戰疫 - SARS之後,台灣準備好了嗎 ?

2020-02-17

「最近有從國外回來嗎?」「她上禮拜剛從中國回來。」「剛從中國回來是不是?等下量一下耳溫跟血壓、血氧喔!我來幫你太太做一下評估。」 大家不要驚惶,這段對話並不是台灣出現社區感染的真實對話紀實。這是雲林縣消防局六合分隊的模擬演習。2020年1月21號,農曆過年前,台灣還在觀望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雲林縣已經進行全縣救護演習。    

見不得的光|人類與動物需要怎樣的健康光環境?

2020-02-10

有太陽暖暖的天氣,高雄美麗島捷運站的入口,四隻玻璃大蝸牛亮光閃閃。漂亮嗎?在蝸牛入口處開涼飲店的李太太,可不這麼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