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荷蘭系列報導》現代烏托邦 荷蘭生活新童話

2018-08-31

一手催生Eva Lanxmeer社區的規劃師瑪琳・卡普登(Marleen Kaptein),希望落實樸門的理念,打造出永續的現代都市典範,從文化、建築、地景、水、能源、交通、都市農耕和公民參與八大項目,提出了實驗性的構想。

《荷蘭系列報導》豬牛雞羊 屎尿何處去

2018-08-31

要享用畜產品,就必須面對惱人的「屎事」。聽起來雖然不太愉快,卻是畜牧業能不能永續發展的關鍵。對於農業生產一向採取精準控制態度的荷蘭人來說,如何好好處理屎事,將其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自有一套方法。

《荷蘭系列報導》靠海藻吃穿 海洋裡的未來潛力股

2018-08-31

桌上擺著一盆小動物的骨頭,一旁的書架上還放著幾片乾燥的魚皮,牆邊的層架裡,擺著各式各樣顏色不同的乾燥海藻,仔細一聞,還能聞到屬於海岸的那股鹹腥味。荷蘭設計師寧克爾・霍夫利格( Nienke Hoogvliet),位在海牙的工作室,就像一個小型的自然標本館,雖然是一位設計師,但她的工作過程更像在進行科學實驗。 「我從七歲就決定成為一個素食者,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在探索各種自然素材」,...

《荷蘭系列報導》一個村子兩座農場 全球化浪潮下的選擇題

2018-08-31

應該鼓勵發展大農,或者支持小農?應該致力拓展外銷,或者推動地產地銷?阿默斯福特市郊,同一個村子裡,比鄰的兩間農場,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他們的故事,宛如「大小農之爭」的縮影,吸引許多人前來一探究竟。

格子籠的轉雞|台灣蛋雞產業怎麼改變?

2018-08-27

營養豐富的雞蛋,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這幾年來,因它而起的食安事件,戴奧辛、芬普尼毒蛋風波,劣質液蛋接連流入市面,卻讓民眾人心惶惶。 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關注每天吃的蛋怎麼來,也希望為人們生產雞蛋的母雞,過得更快樂。淘汰格子籠集約飼養模式,已經成為世界潮流,台灣的蛋雞產業,要怎麼改變? 台灣蛋雞產業的轉型方向 集約化、高密度的飼養,壓低雞蛋的價格,卻犧牲了母雞的自由和健康。...

【友善畜牧】快樂製造雞|讓雞媽媽開心下蛋

2018-08-24

你願意為一顆雞蛋,付出多少錢?三塊、五塊,還是十五塊?其實,一顆雞蛋、一隻母雞所能創造出來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集約化飼養的雞隻所面對的困境 一鏟一鏟把沙子裝進桶子,再倒進雞舍中的桶子裡。今年十歲的周庭安,過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暑假,他和朋友一起到雞舍當志工,整理母雞的家,還打算幫母雞寫故事。 這隻叫做小天使的母雞,特別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也是周庭安故事裡的主角。牠輕輕閉上眼睛,...

以身為證:中石化台鹼安順廠受害的居民和土地

2018-07-30

數十年來,化學工廠為當地帶來繁華,也默默侵蝕著這片土地。關廠後,廠區內存放了高達五千公斤的五氯酚,更沒有妥善處置,毒物經由雨水沖刷,進到土壤和水中。不知情的居民,長期在這裡捕魚食用,就這樣把累積在魚體中的汞和戴奧辛吃下肚。

垃圾,漂洋過海|讓澎湖頭痛的海廢問題

2018-07-02

跟著教練,學習用正確姿勢划槳,準備用獨木舟,環繞位在澎湖西嶼鄉的小門島一周,這不是一般的體驗活動,這群遊客還有個任務,要觀察小門島上的海洋廢棄物。從鯨魚洞上方往下俯瞰,和划著獨木舟從海上回望,是截然不同的角度。也只有如此,才能發現藏身在海岸沿線的一批批海漂垃圾。

海上實驗室-TARA號的太平洋遠征|帶回氣候變遷的警訊

2018-05-21

1831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乘著小獵犬號,歷經五年航行全世界,觀察記錄不同的物種,揭開了生物演化之謎。事隔一百多年,一群科學家,展開一次又一次的海洋遠征冒險,他們的任務,是在汪洋大海中,帶回氣候變遷的警訊…

老眷村的新移民|「以住代護」讓眷村重生

2018-04-23

近二十年來,隨著眷改工程進行,老眷村陸續拆除,大時代下的集體生活記憶,漸漸抹平。少部分保留下來的眷村,人去樓空,日漸傾頹。如今這些老屋,迎來一批新移民,他們要怎麼在這裡生活出新時代的眷村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