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陳佳利
樹 田-創造林下經濟的另一種可能
2018-08-20
台灣擁有大約219.7萬公頃的森林,當中估計有27萬公頃是生產性的人工林,這些人工林,有些鄰近山村,有些位在私有地上,如何善用人工林底層,種出更多經濟收入呢?林業試驗所的專家,正透過系統化的試驗,研究如何妥善利用生產型的人工林,讓林下經濟可以發展出不同模式,他們是怎麼做的?
雨撼北海岸|強降雨下的土地管理與排水系統
2017-06-05
變色的海水、泥黃的台二線、崩塌的山壁,一場暴雨,改變了北海岸的顏色。6月2日,梅雨鋒面為北海岸帶來暴雨,基隆市基金一路,短短幾小時,變成黃濁大河…
與水共存之路|強降雨下的海綿城市
2017-06-05
6月2日上午,中央氣象局發布大雷雨警報,呼籲北部嚴防土石流及淹水,短短一小時,台北市東湖國小就測到當日最大降雨量,每小時154毫米。目前台灣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只能應付每小時40-50毫米的降雨量,台北市的雨水下水道設計標準是每小時78.8毫米,已是全台最高,面對暴雨來襲,還是無法負荷。
燃氣新時代|2025年能源轉型關鍵
2017-04-03
政府預計在2025年,50%的電力來自天然氣,當前的兩個挑戰,一個是增加天然氣輸儲設備,一個是增加天然氣發電機組。地狹人稠,98%都仰賴進口能源的台灣,將如何邁入燃氣新時代?
處陷不驚|液化潛勢區該如何規範?
2016-03-28
收攏驚懼的心情,206強震逐漸恢復平靜,過了一個多月,「土壤液化」這堂課還是很熱烈。液化不致命,卻會傷荷包。隨著土壤液化潛勢圖公布,正確應用圖資,以經驗換來成長,才是這堂液化課該學會的事…
【山區開發】居山思危|永和山水庫集水區開發
2016-01-11
水庫是命脈,該受到最高保護,但水庫集水區濫墾濫伐事件,卻層出不窮。台灣有70%是山區,依山而居難以避免,歷經二十三年努力,備受期盼的國土計畫法終於通過,山區土地開發亂象,能否畫上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