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公園 是誰的家|推動公園生態化

2015-05-18

公園,滿足了人類老老少少的需求,可以讓我們放鬆身心、伸展手腳。不過,對野生動物來說,城市裡,有沒有一處可以安頓的地方?

檜木鄰 | 誰偷了我們的樹

2015-05-11

在雲霧間吐納呼吸,在震盪間抓緊大地,身在山高水急的台灣,劇烈變動之中,檜木是一股貫徹千年的穩定力量。它們的香氣濃厚,質地堅實,深獲喜愛,也備受傷害…

救援 | 以TNR減少流浪動物數量

2015-04-20

有一群人,走在流浪動物的救援路上,這條路很長,每個路段都需要不同協助,愛,是這條路的通關密語。單純付出,不求回報的愛,只存在父母與子女間嗎? 其實愛可以跨物種,因為有愛,一切不同…

守護五十二甲濕地|創造農業價值 減緩賣地開發

2015-04-13

宜蘭五結的五十二甲濕地,緊臨冬山河,是個河流氾濫的農田型濕地,有著傳統的農村生活和豐富的生態。但是農業的凋零與開發,嚴重威脅濕地未來,於是當地居民與環保社團合作,一起守護這塊美麗的濕地…

浪犬零安樂

2015-03-30

1998年動保法頒布後,平均每年有十萬隻流浪動物。十多年來,上百萬隻流浪犬因收容所爆滿,被迫安樂死,再也見不到外面的天空。2014年12月,動保法修法,預計在2017年做到流浪動物零安樂,台南市與新北市搶在2015年開始實施,但流浪動物的進出量能否達到平衡?老弱傷殘個體如何處理?零安樂真的能做到嗎?

蟻潮:當飼養螞蟻的熱潮興起

2015-03-09

團結合作力量大,從螞蟻身上展露無遺,有人說牠們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甚至比人類還早就懂得農業與畜牧。中南美洲的切葉蟻喜歡吃蘑菇,會割下葉子帶回巢裡栽培真菌;有些螞蟻與分泌蜜露的蚜蟲共生,負責保衛工作,彷彿人類圈養乳牛。螞蟻能舉起比自己多上數百倍的重量,牠們有的是分解者、有的是捕食者,為了親眼目睹牠們的精彩生命,近幾年,台灣流行起養螞蟻風潮。

【可食風景】蔬菜朵朵開|在城市種菜

2015-01-26

很多人喜歡在庭園或陽台,種點花花草草來欣賞,但是你有想過,把蔬菜用來妝點屋子的綠意嗎?一場「可食風景」的小革命正慢慢發酵,各式蔬菜水果,在城市的角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風景不再只是用看的,而是可以真實的吃進肚子...

廚餘找出路|用回收廚餘來發電

2014-11-24

只要放對地方,廚餘不但是資源,也是能源,除了養豬與堆肥,台灣每年產生80萬噸的廚餘。先進國家用廚餘發電已經越來越成熟,台灣廚餘的能源化,能不能盡快跨出第一步?

倆佰甲的農村運動

2014-10-20

過去許多生態農戶,都是獨自回到農村,展開漫長孤單的農村生活,現在有一群來自城市的居民,試著用團體方式回歸農村。他們找到田,一起耕作,經營農村小店,創造田園新生活。他們有個心願,不只生產好農作,更想為農村注入活力,讓種田取代賣地,田園不再流失,永保農村價值…

要命的石化管線|高雄氣爆後續

2014-08-18

高雄氣爆頭七法會,高雄市長陳菊,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秋興都到場,追悼往生者。人民更想知道,造成30人死亡、300多人輕重傷的石化管線,政府到底怎麼管的,怎麼讓城市變成戰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