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田寮洋鐵橋事件簿|鐵橋改建計畫為生態轉彎

2019-05-27

台灣鐵路管理局在「宜蘭線第三雙溪及新社橋改建計畫」中,規劃興建一座脊背橋,跨越雙溪河,民間團體擔憂將衝擊田寮洋的環境,但興建工程已經發包。希望顧及水安全與鐵道安全,同時不想損傷田寮洋,如何找到兩全其美的好方案?

大戰人厭槐葉蘋|保住雙連埤原來面貌

2019-04-29

「讓一條路、讓一條路,借過!」把藏在岸邊的船,一艘艘拿出來,抬到預定地。荒野保護協會發起外來種移除行動,希望讓水草天堂-雙連埤,保住原來的面貌。

當前瞻變後見|從金沙溪、大安溪到保力溪,看人對待河流的思維

2019-04-15

2017年,行政院推動前瞻計畫,希望以生態為核心,改善水域環境、維持防洪安全,這項政策,能不能兩全?實施近兩年後,又為現況,帶來什麼改變?

築路郊野|手作修築香港郊野公園山徑步道

2019-03-25

香港,國際金融重鎮與航運中心,人口700多萬,面積大約是台北市的四倍。繁榮之外,為了保護大自然,香港政府四十年前就規劃成立郊野公園,民眾從市區出發,半小時之內就能抵達。每年吸引1200萬人次造訪,山徑與自然環境都面臨極大壓力,負責管理的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如何讓民眾,一起來解決公園裡的山徑問題?

奔騰 小水力|微水力發電的可行性

2019-03-18

台灣山高水急、雨量豐沛,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近年來,部分社區、台電、農田水利會,展開各種小水力的開發,讓這最古老的發電方式,再度受到重視…

藻礁微光|中油的迴避方案降低生態衝擊了嗎?

2019-03-11

有一段神奇海岸,位在桃園,深棕色的礁體,就像聚寶盆,經常拋出驚喜。冬季,是藻礁最美的時候,配合海水最低潮位的短暫時刻,才能見到它的嬌豔。然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就選址在大潭藻礁,開發案在2018年10月通過環評。身處保育與能源的拉鋸,已經存在7600年的大潭藻礁,能否繼續發光?

山林河畔六龜心事|高雄六龜的歷史故事

2019-03-04

高雄六龜很特別。它位在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和屏東平原的交會處,地形優美而壯麗。這裡先是布農族和鄒族的居住地,後來樟腦產業、伐木事業,陸續開創出繁華榮景。六龜的族群自成一格,閩南人聽得懂原住民話,客家人大多講台語,1960到1970年代,又有外省老兵來開路。只是說半世紀內,樟腦業消退、森林禁伐,2009年又遇上八八風災,現在的六龜,還好嗎?

年年有蟹|避免過度捕撈萬里蟹

2019-01-28

北海岸的金山、石門、萬裡區域,長期以來是台灣捕蟹產業的重鎮,產量佔據全台八成以上,新北市政府將在台灣西北海域捕獲花蟹、三點蟹、石蟳,包裝成萬裡蟹品牌,希望挽救一度沉寂的捕蟹產業。 畫面提供新北市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萬裡蟹主要販賣點,位於鄰近西北漁場的富基、野柳與龜吼三個漁港,即使非假日,市集也熱鬧熱鬧。市場反應熱,產業蓬勃發展,但如果一直抓一直吃,就怕步上黑鮪魚或曼波魚的後塵。...

海味小學食魚趣|讓孩子從吃魚中認識海洋

2019-01-28

位在宜蘭縣蘇澳的岳明國小,不但離海洋很近,教學理念也很親海,校方鼓勵小朋友學習駕船,實地體驗海洋的浩瀚。校長黃建榮表示:「讓孩子在生活中了解風險,比完全隔絕在風險之外,更重要。」身在教室也能認識大海,動動手、動動嘴,一口一口品嘗海洋的滋味。 產學合作推出好魚慢食課程 你知道嗎?國小學童的營養午餐,雖然有魚,但是都沒有刺。另外,許多爸爸媽媽擔心小孩被魚刺刺到,會把魚刺挑乾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