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前進不後退|訪柯金源導演想要照見的未來(上)

整理訪談

導言

影像是個照妖鏡,照出歲月,照出變化,經過三十年的時間驗證,得到什麼答案?而台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什麼變了,什麼又沒變呢?

《前進》紀錄片,描述從1980年代戒嚴時期開始,台灣近三十年來的重要環境運動與事件,從鹿港反杜邦、李長榮化工抗爭、反核、反六輕、反濱南,再到國光石化公民運動、反空污等議題,透過影像回顧與比對,訪問當時的紀錄者與抗爭者,用時間驗證過去與現在,想要照見未來,找尋繼續前進的方向。

回顧過去,不只了解當下發生的事情,我們更想知道每一場風起雲湧的環境運動之後,留下了什麼?公民的選擇決定了什麼樣的未來,細究每場社會運動,參與其中的每個關鍵人物,當下的每個選擇與決定,都深遠影響著現在,三十年後再來檢視,一切的結果更加清晰。

在長達20、30年的紀錄裡,鏡頭中一些在街頭上曾相會的熟悉身影,現在他們已經到另一個世界當天使了,也看到一些抗爭者、運動者,他們從青年到中年,頭髮漸白了,臉上多了智慧的痕跡,仍繼續堅持倡議,為環境奮戰。

如果你熟悉這些事件,那麼請和我們一起重新省思,那段曾經一起打拚的日子。如果你不熟悉,那就當它是一本動態的歷史書,不到兩小時,就可以了解台灣三十年的環境變遷,這是用生命寫下的故事。

那個起心動念的觸發 導演版的成型

最早的起心動念,是想要回顧台灣環境運動史。到了2017年,剛好是台灣解嚴三十周年,各界都在討論解嚴三十年來,民主政治、社會環境等發展,是否令人滿意?或者出現了哪些問題?另一方面,公視新聞部「我們的島」節目,也製播20年了。所以。想利用這些影像資料,重新檢視近三十幾年來,環境運動的演進與成果,以及台灣環境是否也解嚴了呢?

在2017年8月,為了搭配公視「民主練習曲-解嚴三十」系列專題,先播出55分鐘的環境運動電視專題之後,接著就著手製作108分鐘的紀錄片。

紀錄片是由柯金源主述,也運用了大量歷史照片與資料影片,同時找來人間雜誌的攝影記者蔡明德,與綠色小組創辦人王智章,三人一起回到幾個環境運動的現場,進行古今對話,作為紀錄片的故事引導線。製作這部紀錄片最困難的是資料畫面太多,格式也很多,歷史資料又過於龐雜,如何一筆一筆找出來,挑出最關鍵的部分,還要想辦法有邏輯的串接,實在傷透腦筋。

由於花了很多時間在找資料照片與畫面,每天都找到很晚很晚,所以就想用實際工作的氛圍,在黑夜掃描照片的場景當作開場,並且搭配農村武裝青年的「Tsit个老歲仔」當一出場的配樂,算是符合實情啦。

在夜深人靜的辦公室中,掃瞄照片的畫面是我自拍完成的,因為紀錄片中需要一些串場畫面,有些是請同事協助拍攝,不過有些現場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所以就自己把機器架好,自動入鏡、出鏡,也算是趕上新世代的自拍潮流吧!

這部片我想傳達的是,要保有美好環境,是需要不斷的努力、維護、爭取與對抗,政府與財團在各種壓力多管齊下才會讓步,也在檢驗每一階段掌握權力的執政者,他們的決策對於環境的後續影響。希望這是一部給新世代的環境備忘錄,可以讓新生代了解台灣的過去,曾經發生哪些環境運動與抗爭,當我們再往下一階段前進的時候,有一段歷史可供參考。

跨越三十年尺度 最深刻的案例

在「前進」紀錄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是六輕,從戒嚴時期就計畫在宜蘭興建,當時還處於威權決策時代,很多宜蘭人卻願意站出來,反對六輕興建。1990年間,宜蘭人來台北經濟部、台塑大樓抗議設廠,我在紀錄的當下,也在思考,為什麼宜蘭人會強力拒絕這麼大的一件投資案?尤其,台灣經濟正起飛,工業發展思維至上,他們卻提出跟主流價值很不一樣的論述,表達宜蘭不適合高污染、健康高風險的產業與發展模式,而是要選擇綠色產業。

剛好那時候,我的家鄉也正在開發濱海工業區,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工業區很好啊,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對於未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則極少被討論,或者是弱勢居民的生活與傳統產業可能受到的種種衝擊,更是沒有人去關心。因此,宜蘭反六輕運動也帶給我一些新的思維。

後來,我仍然持續記錄六輕設廠的過程,看到雲林的政治人物,張開雙手歡迎六輕進駐,對照宜蘭與雲林兩個縣的政治人物與居民,對於六輕設廠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1991年,我在雲林台西海園,拍攝萬人歡迎六輕設廠大會,滿場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於耳,以及舞龍、舞獅各式民間陣頭,就像各路神明同場共襄盛會的場景。約二十年後,六輕發生重大工安事故,廠區大火引發居民恐慌,上千位附近居民進行圍廠抗議,請出地方神明、沿途撒冥紙,強力要求六輕必須停工與遷廠。我在拍攝的當下,心裡想著,現場抗議的民眾,是否當年也曾經站在歡迎六輕的行列之中,那他當時有沒有懷疑,迎來的是財神或是瘟神呢?

現在來到雲林麥寮,六輕的煙囪是最明顯的地標,年輕一代可能沒有看過六輕廠區尚未開發的原貌!那時候是一望無際的泥質灘地,就跟現在彰化芳苑、大城一樣,泥灘地上養殖牡蠣、文蛤,漁民順應季節捕捉各種魚蝦。到了1998年間,在六輕抽沙填海造陸期間,看到季風捲起海沙,遮天蔽日的滾滾沙塵,宛如隨時將人吞噬的沙漠風暴。第一期的工廠已陸續完工,但走在廠區外圍,飛砂揚塵與強風,連人都快站不穩了,也幾乎看不到前方,更是滿臉、滿嘴的細沙子。而工地上的部分細沙,在季風吹送下,也落到下風處的文蛤、牡蠣養殖區,漁民遭受很多損失,並且擾動近岸環境,海水濁度提升,近海水質受到很大影響。這些驚人影像,也在1998年底,「我們的島」第一季節目就製作了相關報導

從污染到環境變遷,三十幾年來,六輕的案例就像是一面鏡子,突顯了許多問題,而今,年輕人所處的環境,是上一代人所決定的,世代正義該如何被翻轉,這也是製作「前進」紀錄片時,我思考的方向。

三十年來污染未改善的遺憾

三十幾年來,我不斷重回很多環境變遷的現場,有些環境事件讓人相當遺憾,像是台中大里的牛角坑溪,從1986年綠色小組拍攝的影像,可清楚見到廢水污染嚴重,其中三晃農藥工廠是主要污染源,但是2018年再去看,還是有很多廢棄物、水質也還很髒,整體環境還是無法令人完全滿意,而河川水圳灌溉水質惡化,也影響到糧食生產環境,農地污染問題必須被正視。

早從1983年,台灣就出現農地污染的現象,從桃園到彰化,都有農民在抗議,而今問題日益擴大,雖然政府的法規有加嚴,但是全台已經有上萬公頃的污染農地,對於糧食安全有很大的風險。

另一個最令人憂心的是空氣污染,這是1980年代,反公害抗爭的焦點之一,但是三十幾年來,空氣品質還是無法讓民眾安心,空氣污染造成健康影響的醫學論證,也愈來愈清楚,空氣與水土污染都是延續三、四十年來的老問題,民眾遭受很大的傷害,令人遺憾和憤怒。



環境運動沒有逗點,只有往前|訪柯金源導演想要照見的未來(下) 

地點
集數
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