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文章
【零碳經濟3】碳權如何產生?碳權怎麼交易與認證?一起來認識臺灣第一間碳權交易所!|ft.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 劉哲良|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今年通過後,碳費成為其中一項治理的工具,並將於2025年開始分階段進行碳費徵收。第一階段僅規範大排放源,氣候法中「自願減量」機制則是將小排放源納入管制。
老家屋‧泰雅心|織女與獵人的傳統生活實踐
宜蘭南澳山上,有棟干欄半穴式的傳統泰雅家屋,家屋主人在這片土地上,照顧土地、傳承文化。透過生活實踐,追尋身分認同,讓人看見家屋裡的泰雅心。
終極搶救~力挽龍科三期生態衝擊|埤塘裡的動植物要搬去哪?
桃園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案,開發範圍內有許多埤塘,住著許多不會說話的生物,相關保育團體紛紛展開搶救行動,希望能保住一些生機。
【零碳經濟2】CBAM浪潮下鋼鐵與扣件業的存亡關頭?或轉型契機?|ft.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師 李盈嬌|我們的島Podcast
歐盟碳關稅CBAM即將開徵,包含鋼鐵、水泥、肥料與電力等的出口都需要申報碳含量,預估臺灣將有數千家廠商受影響,其中,又以鋼鐵、扣件與鋁製品等產業首當其衝。
【零碳經濟1】站在減碳時代的關鍵時刻,台灣該如何因應?|ft.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所教授 葉欣誠|我們的島Podcast
2015年全球領袖齊聚法國巴黎共同協議《巴黎協定》,許下致力控制地球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以遏止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升溫2度。
日本老屋與空屋の對策|振興鹿野老屋群的民間力量
走在日本鳥取縣鹿野町,整齊的街道,清澈的水流,一排排古樸老建物,附近還有溫泉,是個讓人身心放鬆的小鎮。設立於四百年前日本戰國時代,目前還留有護城河遺跡和老街輪廓,不過人口老化與外流,讓空屋越來越多。
日本老屋與空屋の對策|廣島尾道老房子的重啟人生
在日本民間,有一群充滿活力的人們,多年來持續在尋找與落實更好的空屋對策。2023年9月底,我們的島採訪團隊,前往廣島縣尾道市和鳥取縣鹿野町,透過在地NPO組織的分享,看到小鎮的活化與重生。
日本老屋與空屋の對策|走訪京都傳統京町家
日本的空屋問題嚴重,2018年調查全國空屋總數849萬戶,空屋率13.6%。推估2028年,日本總空屋數將突破一千萬戶,總空屋率超過15%。到了2038年,更將突破1300萬戶,總空屋率達到21%。怎麼面對這些問題?
【島在現場】冬候鳥-鸕鶿|2023.11.13
13日清晨,天還沒亮「我們的島」記者跟著基隆河巡守隊志工,來到松山彩虹橋,等待一群遠道而來的嬌客,冬候鳥-鸕鶿。 以往想要一睹鸕鶿群的身影,可能得跑到金門或是嘉義鰲鼓溼地等較為自然的棲地環境。台灣北部則是1992年首次在新山水庫記錄到鸕鶿出現,之後零星出現。2018年有民眾在基隆河流域意外發現一大群的鸕鶿群穩定度冬的蹤跡,讓許多愛鳥人士興奮不已,沒想到可以在台北市區看到鸕鶿覓食、飛翔的畫面,...
《週三來聽島》龍貓、冰原歷險記、炒栗子|見識橡實與殼斗科的無限魅力!|ft.《台灣橡實家族圖鑑》作者 林奐慶|我們的島Podcast
無論是街頭零嘴糖炒栗子,還是在電影《龍貓》與《冰原歷險記》中,充滿獨特魅力的橡實, 這些都是殼斗科植物的果實。在台灣,殼斗科種類繁多,有分布廣泛的青剛櫟,有在高海拔地區,入秋後就變成金黃森林的台灣山毛櫸,有珍稀頻危的臺灣石櫟,也有台灣最晚發現的特有種加拉段石櫟。
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的威脅以及困境|ft.「1029為野生動物而走」活動總召李宗宸、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這週日(10/29)在立法院有一場很不一樣的遊行,這是為「野生動物而走」,一群關心野生動物的朋友走上街頭,呼籲政府必須正視野生動物與遊蕩動物的衝突,以免情況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