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文章

老建築新生命|花蓮將軍府的風華歲月

2011-01-17

對大部分到花蓮的遊客來說,花蓮印象,不外是大山大海或是原住民文化。但許多人不知道,花蓮還保留著許多日本移民村、日式官舍,帶著日治時期濃厚的氛圍。這些日式建築在歲月洗禮下逐漸毀壞,最近這幾年,花蓮民間發起保護日式建築的運動,藉由老房子的復舊,找回了許多遺失的歷史記憶。

【開路爭議】給一條路|國道七號開闢對生態的衝擊

2011-01-17

在過去全面追求經濟的年代,開路被認為是發展中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到了今天,關心生態和自身環境的思維逐漸升高,大家對於開路所思考的層次,更加多元。一條路的出現,不僅僅只是串連起A、B兩地的運輸功能,還包含了對於當地文化、地層、自然、都市規劃等各種面向的挑戰,必須都要評估,才能決定是否有開路的必要性。

大學生的公民課

2011-01-17

在新竹清華大學裡,一群學生正在上一堂,沒有老師、沒有課表、沒有考試,也沒有學分的公民課,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堂課?

萬里築壩記

2011-01-10

台電公司為了因應電力需求成長,提高自產能源比例,2003年起,提出花蓮萬里溪的水力開發計畫,但是當地居民從地質環境、經濟效益到灌溉用水,有著許多質疑,因此有所反彈,到底萬里溪的水力開發計畫,有著什麼樣的爭議?

誰的日月潭

2011-01-10

遊客湧入,開發加劇,一千多公頃面積的日月潭風景區,承載著巨大的環境壓力。當觀光發展突飛猛進,世代居民卻開始離鄉背景,不禁讓人思考,繁榮創造誰的利益?誰的悲傷?

魚塭裡的農村新價值

2011-01-10

依水而生,與水共存,這不是災難的警語,而是邱家兄弟的魚塭哲學。如何善用水,養出一池好魚,照顧環境土地,魚塭裡,有著永續農村的新價值。

【山區開發】開薑闢土:新竹尖石水田部落的水土危機

2011-01-03

「他們為了賺錢,罔顧部落生命,如果來七八百毫米的雨量,我們會跟小林村一樣」站在新開闢的薑田之前,老鄰長邱子茂心情沉重的說。故事發生在新竹縣尖石鄉的水田部落,由於人口老化,就業機會稀少,部分居民把地出租給外地人,來賺取微薄的租金。不少外地人前來種植生薑,開墾區就位在部落正上方,造成水田部落的環境危機。

愛戀‧彰化海岸:蔡嘉陽走在環境運動的路上

2011-01-03

蔡嘉陽,彰化環保運動的主力戰將之一,一個留學英國的生態學博士,卻放棄外界尊敬的教學工作,投入NGO組織,全心守護彰化海岸,是怎樣的人格特質、怎樣的成長過程,造就了這位環保健將…

不一樣的自然課

2011-01-03

宜蘭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是秋冬候鳥的重要棲地,但是這幾年一直都面臨溼地陸化的危機,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開始進行長期調查,然而在這段期間,促進會也借助專業者來訪的機會,舉辦生態體驗課程,希望讓更多孩子瞭解腳下的這片土地…

溼地與航空城|對許厝港溼地水鳥的衝擊

2010-12-27

荒廢的許厝港,曾經繁華一時,清朝雍正年間,它擁有北台灣一半以上的運量,如今看起來些許淒涼,其實蘊含著生命力,這裡是水鳥的家。但是…鳥依賴許厝港溼地生存,政府也想在這裡發展,人鳥衝突一觸即發。桃園航空城計畫,承載著地方的經濟發展夢,卻可能入侵水鳥的家園…

2010環境事件倒數

2010-12-27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們快要跟2010年說拜拜,回顧過去這一年,是怎麼樣的一年?時間不會等人,在這個即將進入倒數計時的時刻,我們的環境也在倒數計時...

蘇花改,安全嗎?|蘇花公路所面臨的環境風險

2010-12-20

一個多月前,一場豪雨讓蘇花公路發生大崩塌,奪走了26條人命,也促使行政部門以極高的效率,有條件通過「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長久以來花蓮人期盼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似乎終於實現了,但是這條路的開挖,將會面臨哪些不可預期的風險?有哪些地質上的考驗,是必須克服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