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關文章
變形之島|台灣地震來臨時的防災準備
311日本東北大地震讓人驚心,同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一樣面臨高地震風險,從地質資料來看,台灣是全球變形速率最快的地方,當大地的力量持續運作,台灣,變形之島,你我該如何面對?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這是一場價值之戰
台灣地狹人稠,石化廠不論蓋在哪裡,都無法避開人群密集地區,翻開台灣60年的石化發展史,發現在成就經濟發展同時,環境、人民也付出不小的代價。60年後的今天,當民間開始反思石化業與土地的糾葛,包括中研院院士、上千名學者連署反對擴張石化業,甚至十多萬民眾願意集資購買濕地。政府要思考的是,繼續擴張石化業,是否符合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利益…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毒化人生
根據石化產業龍頭台塑集團的估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的石化原料用量,是170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10.6倍、中國大陸的23倍,可以說是最愛用石化等塑膠製品的國家。然而在每天耗用塑膠用品的背後,卻也帶給台灣人健康與環境上的災難...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石化怎麼走
半世紀以來,台灣以進口原油、製造輕油、輕油再經裂解產生乙烯、丙烯等石化原料,結合上中下游,成為完整的石化產業鏈。到2009年為止,石化指標產品乙烯的產能,已從5.5萬噸,成長到目前的404萬噸。如今政府又要繼續擴張石化業,當超過五成的石化產品外銷,追求乙烯自給率是否還有意義?經濟部期待擴增上游產能,來帶動台商回流又是否可行?
邁向能源轉捩點-新能源的春天
在南台灣,以養殖漁業聞名的嘉義布袋鎮,有一戶人家,生活的電力來源完全來自屋頂的太陽光電板。在三十四坪的屋頂上,麥金生架起兩座共計5KW的太陽光電板,從此開啟他新能源的生活。 從以前電費開銷要五六千元,現在麥金生每兩個月,只要付基本電費八十多元,就能享有自給自足的電力生活,多餘的電,麥金生還能回售給台電,看起來這筆生意還挺划算的!不過,麥金生跟週遭的朋友推廣,所得到的反應,大多是安裝價格太高,...
邁向能源轉捩點-節能N次方
如果光看外表,實在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一家電子工廠。位在台南縣科學工業區的台達電,是全台灣第一座拿到黃金級綠建築的工廠,為了規劃這座綠色廠房,在設計規劃時就費盡心思。 陽台層層相疊的折角,除了創造陰影,避免直射的陽光進入室內,也具有生態意義,讓不善長途飛行的小鳥有所棲息,折角處的小小花圃,讓僵化的水泥樓房增添幾許綠意。 大樓外牆用的是爐渣廢棄物和水泥混合的高爐水泥,地面鋪設可透水的植草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