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關鍵字
彰火|當彰工火力發電廠要落腳鹿港?
政府是扮演火車頭的角色,領導國家發展的方向。一個電廠興建,攸關著產業與民生,彰工電廠主要興建的目的,主要提供工業用電,台灣高耗能產業偏高,造成單位能源所創造的GDP偏低,這是台灣能源使用效率偏低的證明。一直以來,環境污染成本以及因污染而衍生的健康成本,總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被忽略,也許它不明顯,卻能反映在健保黑洞持續擴大的現象,當能源議題涉及更廣泛的全球暖化、地球永續的課題時,成為觀察政府遠見與作為的關鍵時刻。
願景‧台北 許我天母森林公園
「我們永遠記得,黃大洲擔任市長時,留給台北市民一座大安森林公園」這句恭維的話,最常掛在許多天母居民嘴邊。面對天母運動公園即將變成台北體院的校地,天母人站出來捍衛自己的環境權,並為這塊土地許下新願景--一座屬於全體台北市民以及世代子孫的「森林公園」。
違法電廠|被勒令停工的世豐電廠
世豐水力發電廠,位在花蓮縣卓溪鄉,電廠取用豐坪溪的水發電,工程施作後,經由居民檢舉,環保單位才知道,世豐公司動工時間,已經超過環評法規定,主管機關核定後三年內未動工,必須做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及對策影響報告。
水庫爭議|湖山水庫該不該蓋?
秋天的幽情谷,散發著她動人的魅力,陡直的山壁上,台灣原生種植物「岩生秋海棠」,以及非常珍貴稀有的「圓葉布勒德藤」,正綻放出美麗的色彩,因為崩塌作用旺盛,大型植物不容易附生,輕巧的崖壁植物,得以在此欣欣向榮、生生不息。台灣有31種蛙類,這裡就發現了22種。更令人驚訝的是,從中海拔到熱帶雨林的物種,都可以在這裡發現,為什麼在這低海拔的森林,能包含不同生態系的生物,生態學家可能沒有機會為我們解答,因為這裡是湖山水庫的預定地,未來,這片山林會淹沒在水中。
風雲再起|看永揚掩埋場環評爭議
冷冽的寒冬,東山鄉嶺南村的村民在天還沒亮就起床,搭車前往台北陳情抗議。他們擔心設在水源頭的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會影響他們的灌溉水源,民眾也不斷提出新的事證來佐證,掩埋場可能會污染烏山頭水庫的水質,衝擊百萬民眾的用水安全。 當有重大環境影響的因子被提出時,在環評制度上是否能補救,台灣各地許多充滿爭議的案子,都源於環評,而風起雲湧的抗議運動,是否能讓環評制度更完整。 側記 第二次做東山永揚掩埋場,...
東山風雲|永揚掩埋場揭開環評制度的問題
台南縣東山鄉嶺南村的村民過著樸實的山居生活,雖然位處邊陲,沒有什麼商業活動,但是老天爺給了村民一片好山好水,讓他們得以在此地安居樂業。但是平靜的山村生活,卻因為山上設置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而搞的人心惶惶。 永揚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就設在這條溪的水源頭,這裡是急水溪的上游,沿線許多農民都取用溪水灌溉,居民認為掩埋場等於污染,在污染的土地上如何能夠安身立命。
沙坑風暴|新竹縣沙坑掩埋場設置爭議
當群情激憤,老老少少走上街頭。當神明出動,宣示強烈的抗爭決心。竹東沙坑村的居民,為了抗議掩埋場的設置,老老少少綁上頭巾走上街頭,讓這個原本寧靜的山村,即將掀起一場巨大的風暴。
『環評與公投』特別節目
在郝龍斌堅持辭去職務的同時,連帶的也揭開環評制度的問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可以作那些修正?公民參與的時程、深度、方式又該如何?專業和民意的衝突可以有解決之道,政治利益卻經常淩駕專業義理。我們相信,唯有透過事實的指陳和理性的論辯,才有助於深化民眾的環境知識,鞏固社會的民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