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報導
野蠻遊戲|為守住農地不斷抗爭的灣寶農民
2010年7月至今,農民三度走上凱道,訴求政府停止浮濫徵收、修改土地徵收條例。日前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出爐,農民卻更加悲憤、痛心。土地徵收修法,出了什麼問題?要求保留家園、農地,到底有多困難?
信託顧自然|公民運動守護森林和濕地
當許多原始森林,逐漸被開發吞噬,企圖扭轉頹勢的力量,也在增長。在日本,小學生集資買下森林,等著龍貓回來。在台灣,三個人買下新竹郊區的森林,促成國內第一起環境信託,在這裡,他們等待活力四射的野孩子,等待繽紛的野地生命,守候源源不絕的喜悅…
田邊一朵雲|台灣棉的故事
你知道嗎?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來自一朵朵小小的白色棉花。在台灣,已經很少有人種植棉花,不過早期在中南部,曾有種植棉花的紀錄,隨著WTO開放棉花進口,外來棉花價格低廉,讓台灣的棉花農業,很快地走入歷史。現在,有人開始在雲林虎尾,種植有機棉花,想要藉著棉花,重新連結當地記憶,替產業和社區,注入新活力…
地域限定~礦鄉猴硐|結合人文與生態深度體驗猴硐
當沒落的猴硐遇上流浪貓咪,山城變成貓村,假日人潮洶湧。面對暴增的遊客,老猴硐,有些措手不及。觀光發展能為地方帶來繁榮,卻也可能讓地方失去原本的色彩,面對突如其來的觀光浪潮,猴硐該怎麼樣保住自己,產出「地域限定」的在地特色?
啟動 守望環境天線|看見環境議題大小事
我們每天看到了這些環境新聞,或許只有短短幾分鐘,也或許看過就忘記了,很少人認真去思考,這些事件帶來的影響,而我們又能投注什麼行動?為了讓更多人關心環境議題,荒野新竹分會舉辦守望環境培力營,帶領大家走訪事件現場,和當地居民交流,希望啟動更多人的環境守護天線,加入護衛環境的行列…
守護草鴞|夜間出沒的猛禽
台灣低海拔草生地,有一種長相很奇特的貓頭鷹,叫做草鴞,圓圓亮亮的小眼睛、白白的臉,像是剖了一半的蘋果,生性敏感害羞加上只在夜間活動,很少有人在野外看過牠的模樣。高雄市野鳥學會長期在中寮山進行生態觀察,意外發現這裡有固定的族群存在,不過最近幾年,卻沒有再發現草鴞的巢位,憂心的他們,決定要展開搶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