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台北的過去與未來|被加蓋的百年古水道

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很難想像不到百年以前的台北,曾經遍布水田、圳溝與大大小小溪流。過去城市發展過程中,我們與水爭地,現在有一群人,想把城市中的水找回來。

從空中俯瞰台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穿越盆地的河流,這些河川的樣貌或多或少都經過改造,例如基隆河的三個大彎,有兩個已經被截彎取直,今天的道路走向,還能看出河道的形狀。其實城市中有許多地方,都隱藏著過去的水路。

基隆河的三個大彎,有兩個已經被截彎取直(黃色虛線為舊河道),從現在道路走向,還能看出河道形狀。

長期關注水環境議題的社區大學講師梁蔭民,對這些水文密碼瞭如指掌,他提示我們,如果在城市裡出現長條狀的公園綠地,或彎曲的街道巷弄,再對照古地圖,可能就會發現,這裡曾經是舊河道:「因為天然河道本來就會彎彎曲曲、寬窄不一。」

除了舊河道,早年為了因應農業灌溉需求,人工開鑿的圳路也遍布整個台北,然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農地幾乎消失,水圳停止運作,因生活污水排入變得髒臭、甚至被加蓋不見天日,是許多城市水路的共同命運。

延伸閱讀》穿城之水|被掩蓋在城市地底的古老水圳

一九八○年代中期,台北的農地幾乎消失,水圳逐漸成為排放生活污水的管道。

百年水路大溝現身 居民與文史工作者投入維護

2019年十月,台北市水利處進行下水道維護工程時,意外發現日治時期興建的農業排水路。

不過在台北捷運雙連站旁,一條被稱為「大溝」的水溝,卻有不同的故事。大溝原是1912年日治時期興建的農業排水路,1930年代末期,周圍農地逐漸成為建地,功能轉變為都市排水,而當時街區的名字「宮前町」就成了大溝的名字。

2019年10月,台北市水利處進行下水道維護工程時,意外讓這條百年水路重見天日,當時還能看見溝壁原本的砌石與紅磚結構,但水利處基於施工安全考量,很快就進行灌漿,溝壁被封埋在水泥之下後,文化局才來辦理會勘,最終判定它不具文資價值,但在社區爭取下維持開蓋狀態。社區規劃師侯力今、書店老闆阿邦及文史工作者黃湯姆,在當地里長與居民支持下,擔起維護大溝環境的工作。

延伸閱讀》堀仔頭的水水夢|留下台北先民移墾記憶

重見天日的百年水圳在社區爭取下維持開蓋狀態。

被排廢水產生臭味 大溝該重新加蓋嗎?

在居民協力參與下,如今的大溝旁,已經長出一座小花園,形成水泥叢林中一個可以放鬆休憩的空間,問題是,黃湯姆等人發現大溝三不五時會有廢水排入,最常出現的是可能來自周邊餐飲店的油污,這種廢水容易導致優養化、藻類滋生,加上產生臭味,讓部分居民觀感不佳,認為應該把大溝重新加蓋。

大溝三不五時會有廢水排入,最常出現的是可能來自周邊餐飲店的油污。

黃湯姆解釋,水溝之所以承載「臭」的污名,源自五、六○年代下水道建設追不上都市發展的速度,污水被任意排入現成溝渠。但現代都市的雨水下水道、污水下水道是不同的系統,只有排進污水下水道的污水會進入污水處理廠,當我們把菸蒂、垃圾往水溝裡丟,就等於是在污染基隆河、淡水河。

都市的雨水下水道、污水下水道是不同系統,只有排進污水下水道的污水會進入污水處理廠。

大溝屬於雨水下水道,照理說不該有污水排入。許多人因為不知道雨水、污水下水道的分別,可能在房屋改裝過程中把管線接到錯誤的地方,在當地里長王俊堯協助下,許多餐飲店已經重新接管。

水路變遷承載過去人文故事 也肩負調節微氣候等功能

雖然目前污水問題還沒百分之百解決,但侯力今認為,保留大溝就是保留一個重要的環境教育場域,讓我們有機會反思城市的污水治理問題,而不是眼不見為淨,把它蓋起來當作沒看到。

大溝除了提供休憩空間,也能發揮環境教育的功能。

從灌溉系統到排水溝,最後被加蓋,大溝的身世,反映了城市水路變遷。梁蔭民認為,這些水路除了承載許多人文故事,更具有滯洪、調節微氣候、提供生物棲地等功能。未來在都市更新過程中,可能會有更多古水路被發掘,重視它們不僅是為了保存文化資產,也關乎城市的未來。

延伸閱讀》搶救神岡歷史浮圳|留下台灣中部地區開墾史

集數
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