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於澎湖本島北邊的青螺灣。在澎湖從事生態旅遊的蕭長汰,最喜歡帶遊客來這裡體驗用傳統漁法抓魚的滋味。千萬年來,澎湖海域死亡的珊瑚隨著海浪被沖刷上岸,層層堆疊,形成沙嘴特殊的景觀。老一輩的澎湖人把這種珊瑚碎屑稱為「砱仔」,這裡的潮間帶蘊藏豐富的生物資源,孕育了烏魚、花身雞魚各式各樣的魚種,餵養著漁民,更是提供海鳥源源不絕的食物來源。
五年前,砂石業者以疏浚的名義在這裡大肆開挖,珊瑚碎屑被輾碎、細沙被推進海中,蕭長汰帶遊客到這裡一度無魚可抓。經過不斷的奔走陳情,砂石不再開採、生態漸漸恢復,最令人驚喜的是,夏候鳥小燕鷗也回到這裡繁衍棲息。
今年來到青螺沙嘴的小燕鷗特別多!在澎湖長期觀察燕鷗的鄭謙遜老師說,青螺灣距離村莊有一公里左右的距離,人為的干擾不算太大,是小燕鷗選擇在這裡安心育雛最重要的原因。
燕鷗的身影是澎湖天空最流動不拘的景緻。燕鷗們在柱狀玄武岩的峭壁上、在炙熱的沙地上、甚至在跨海大橋廢棄的橋墩上,孵化、孕育自己的下一代,但孵化的過程卻也面臨各種危機。
人為的干擾一直是影響燕鷗繁衍最直接的因素,我們來到澎湖北方的小島--活龍灘,這裡原本是小燕鷗數量最多的地方,今年卻只有稀稀落落的幾隻。澎湖縣政府在活龍灘劃設了燕鷗保護區,在這片小小的灘地上,一邊是鳥的世界,另一邊是狂歡戲水的遊客。觀光與保育,就在這小小沙灘上拉扯著。而人為干擾太嚴重,小燕鷗最後只有選擇棄巢、搬家。
艷陽下,燕鷗媽媽們正小心翼翼地呵護小小燕鷗,而愛鳥人也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青螺沙嘴,共同孵一個人與鳥和諧共舞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