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大甲溪河畔長大的神岡鄉居民王鎮炎,從來沒有想過,大甲溪會變成今天這樣的景象。過去大甲溪地勢平緩,河床上佈滿鵝卵石。九二一地震之後,大甲溪石岡一帶地殼抬升高達十公尺,河流產生劇烈的下切作用,原本覆蓋在礫石下的岩盤完全裸露,卻也意外地讓埋藏在岩層深處的遠古生物,有了重見天日的一天。
十年前民間化石專家李天德來到台中開課,吸引了許多對化石有興趣的在地人投入化石採集的行列,也改變了王鎮炎的視野。每當颱風豪雨過後,洪水刮去岩層表面,讓化石浮現,王鎮炎便在大甲溪河床上,瘋狂的尋找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
化石世界有什麼迷人之處,讓王鎮炎甘願冒生命危險投入其中?從九二一之後,王鎮炎在大甲溪河床上陸續發現各種哺乳類化石,包括劍齒象、長毛象與台灣第一次發現的乳齒象臼齒。
不產象的台灣,為什麼會挖掘出來自美洲的大象化石?時光回溯到一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當時海平面下降,長毛象、乳齒象等大型哺乳類動物越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避寒。這些化石的出土,證實了地質學者對於冰河時期大陸與台灣之間「陸橋」的假說。
除了遠古的大象之外,王鎮炎在大甲溪畔也發現了各式各樣沼澤與森林動物化石,包括台灣野生古鱷、山豬、野牛、豺狼等等。這一塊塊化石,彷彿是遺落在地層裡的拼圖,隱藏著一幅遠古的浩瀚圖像。地質學者也證實,目前大甲溪出土的化石,是台灣所有化石中年代最久遠的。
王鎮炎發現,大甲溪石岡壩以上的化石,大多是陸地生物,但是石岡壩以下,卻是個豐富的海底世界。這片河床十幾公頃,全部是由巨型牡蠣化石堆疊而成,不但可以看到潮水來去留下的層層紋裡,更透露出百萬年前潮間帶蓬勃的生機。地質學者陳文山見過許多化石,但這片完整個牡蠣灘在他眼裡,格外特殊。
再繼續往下走,河床上出現一隻完整的鯨魚肋骨,顯示石岡壩下游的大甲溪在百萬年前還是淹沒在海中。
絕大多數化石經過水的搬運沖刷,早已經沖離它原本生長的地層年代,但大甲溪的化石因為深埋在河床下,保存完整,具有很好的學術研究價值。可惜的是,洪水一來,這些化石就要被大水沖走。
王鎮炎靠自己的力量採集、搶救上百件大甲溪化石,他也常常與學校合作,帶領當地的小朋友認識化石的世界。原來,大甲溪的河床就是一部生動的自然課本,而百萬年前的遠古化石,就這樣穿越時空,浮現眼前。
目前政府部門並沒有單位關注化石保存的工作,也沒有法規可以保護這些地質資產。當許多博物館、展覽廳,重金租借國外的化石來到台灣展出,大甲溪河床上的化石,卻面臨著風化與隨時被沖毀的危機。
大甲溪陡峻的河床上,王鎮炎繼續搶救著化石。他許下心願,希望未來能成立一座在地的化石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來傾聽化石的故事,認識這片土地的歷史與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