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過去,隨著經濟蓬勃發展,台灣的工業區遍地設立,從最早六堵工業區的五十四公頃面積,到現今已開發的工業區面積達四萬多公頃,其中由官方及民間完成編定、整體開發的工業區,數量約七十餘處。
台灣工業區的設立與開發,深受產業結構轉變,以各種不同面貌或名稱出現。民國六十年楠梓加工出口區的建立,讓台灣吸引大量外資,跨上外貿大國的地位,到民國七十年後,政府陸續開發超大型工業區,容納石化、水泥等工業體系,也在各縣市廣設綜合工業區,便利中小企業投資設廠。
民國六十九年,新竹竹東的丘陵地上,一項跨世紀的產業轉型計劃展開,新竹科學園區的出現,意謂台灣產業轉型提升到高科技領域,開啟工業區的新型態,大量以科學為名的工業區,成為當今最新的工業區開發形式。
在歷史進程中,工業區的開發,的確對台灣工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但是在全力拼經濟之下,許多因為工業區開發,所造成的污染事件、不當開發、土地閒置等問題,都完全被壓抑在經濟論述之下。
從三晃化工、RCA、長興化工等可追蹤來源的污染事件、到綠牡蠣、農地污染、河水污染等未確認來源的污染事件,這些污染事件都直接或間接指向附近存在的工業區,造成當地居民對工業區的高度不信任,也暴露許多早期工業區的規劃,多半只提供工廠營運的基地,卻未提升環保的對策。
民國六十年後大量出現的綜合型工業區,成立的動機除了促進地方工業發展、增進地方稅收,另一點重要原因就是為了收納早期在「家庭即工廠」口號下,遍立農地、田野的中小型工廠。這些工廠在污染無法改善下,四處污染田野,集中到工業區統一處理,在解決污染發生上,的確是良性的思考。
但是,許多小型工業區,在經費及人力的限制下,環污設備缺乏或不足,工廠集中後,卻形成更大的污染源頭。根據工業局對工業區內工廠的管理,針對污染排放超過標準的工廠,依法開出罰單及改善通知書。開罰,有助改進污染現象,但是年年開罰,不僅暴露污染常存的問題,也說明工廠或工業區本身,無法改善污染的事實,而台灣土地能承受多少污染傷害。
工業區設立後,污染防治設備的不足,造成不斷發生的污染問題,但是另一方面工業區的不當開發,卻是造成巨大的生態損害。從台灣生態地圖觀看,從宜蘭龍德、利澤、桃園觀音、新竹香山、台中臨海、彰化彰濱、雲林麥寮、台南安平、高雄林園等工業區,工業區設置在海岸附近,讓西部沿岸幾乎為大型工業區所圍繞。再加上許多挑選河川、濕地、山坡等區域設立的工業區,台灣工業區幾乎佔據台灣所有重要的生態地理位置。
在早期一切講經濟的年代,這些生態地理位置,成為都市的邊陲,或者民眾口中的荒郊野外,開發成為促進繁榮的方式。一塊塊工業區被開挖出來,一處處生態環境被掩埋到水泥地底。
到現今,生態環保意識抬頭,人們懂得珍惜生態的可貴,但是政府部門卻沒有放棄繼續開發工業區的動作,尤其在老舊工業區處處閒置的狀況下,依然積極開發。
如果工業區不夠用,開發還有必然道理,但是工業區處處閒置,還依舊不斷開發,就顯得十分詭異。台灣產業結構的轉變,科技工業發達、傳統工業式微,形成高科技工業區不斷開發,傳統工業區日益凋零的處境。政府並未充分利用這些閒置的園區,協助大小企業進駐,反而妄顧生態,執意開發。
不可否認,工業區的發展,為台灣經濟創造奇蹟,但在奇蹟的背後,卻是用高度的生態環保成本所換取。現今應該思考如何細膩的兼顧生態與經濟的平衡,以永續的觀念發展台灣,告別工業區大進擊,處處開發的灰色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