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鍾

鳳凰颱風帶來的大雨,讓馬太鞍溪暴漲溢流,萬榮明利村低窪地區遭到大面積漫淹。

【鳳凰颱風】馬太鞍溪再溢流|居民生活難安心

2025-11-16

鳳凰颱風來襲,花蓮光復進行疏散避難,擔心馬太鞍溪對花蓮縣光復鄉再度造成災害,全體動員警戒待命。所幸,泥流沒有衝入南岸光復,不過卻在北岸發生溢流,導致萬榮鄉明利村多棟房屋受損,農田與道路受到影響,形成新的災情......

首例非洲豬瘟事件始末:盤點守了七年的防線,哪裡出現防疫破口?

2025-11-10

2025年10月22日上午10點,農業部宣布台中市梧棲區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在豬隻身上檢驗到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現陽性反應。 台灣守了七年的防線首度出現破口,為全台養豬產業投下震撼彈。面對非洲豬瘟來襲,台灣如臨大敵,展開豬肉產業保衛戰…

畜牧糞尿何處去?沼液沼渣待解難題

2025-10-25

台灣有多條遭受嚴重污染河川,其中來自畜牧廢水排放的污染源比例高達八到九成。包含彰化縣的舊濁水溪、雲林縣的新虎尾溪、台南市急水溪、高雄市二仁溪和阿公店溪,以及屏東縣的高屏溪等等。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

2025-10-12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

2025-10-05

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

2025-10-01

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17度C生存線:保護櫻花鉤吻鮭的新挑戰

2025-09-21

國寶級的保育物種-台灣櫻花鉤吻鮭,僅棲息於大甲溪上游,低於攝氏17度的溪流中,對水溫極為敏感。1980年代數量一度銳減至200多尾,瀕臨滅絕。雪霸國家公園歷經30年推動保育工作,2024年已經有一萬多尾。櫻鮭數量回升加上研究技術進步,中研院團隊以從前不曾採用的研究方式,前往七家灣溪、合歡溪、羅葉尾溪等溪流進行研究,將對保育行動帶來哪些啟示?

極危植物海米生存戰:一場跨界合作的保育行動

2025-08-30

新北市貢寮區的龍門沙灘,綿延北海岸三公里,在這片黃金沙灘上,有個不起眼的植物,正面臨生存危機,全台灣本島更只有在這裡出現,它就是《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被列為國家極危植物的「海米」。

丹娜絲後續》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

2025-08-21

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丹娜絲颱風》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

2025-08-02

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