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關鍵字

資源回收不利用|薄片塑膠讓回收業者頭大

2018-07-23

許多人以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就不關我的事,但你知道嗎?丟進去的垃圾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花蓮206地震】大震之後|受損建物的修復難題

2018-07-16

花蓮大震距今已經五個月,走在市區,當時倒塌的幾棟大樓--雲門翠堤、吾居吾宿、白金雙星,早已整平成為停車場,看不出一點震災痕跡。但是周遭部分房舍卻呈現些微的下陷、傾斜,居民有的撤離,有的繼續居住,地震的後遺症,至今仍沒有完全平復。

把田讓給樹|肖楠樹下種咖啡

2018-07-16

在人們開墾之前,山坡地是屬於森林的。一位農民,二十多年前,決定把田讓給樹,為環境存住幸福。

成龍濕地的幸福感|濕地藝術節的環境教育

2018-07-16

一場藝術創作活動,又在成龍濕地展開,各國藝術家大顯身手。年年舉辦藝術節,推動的目標,不只要為濕地增添新作品,更要為社區帶來幸福感,才是動人的意義。

不要雞豬當鄰居|畜牧廢水惡臭惹民怨

2018-07-09

下午三點多,黑水溝開始流動了。畜牧場廢水從放流口排出後,流入田間水圳,一路通往大排,流經村莊,這裡是雲林縣大埤鄉的豐田村,只要一講到以前乾淨有魚蝦的水圳,變成現在這副模樣,村民無不憤慨。

守住食蟲植物

2018-07-09

看起來晶瑩剔透的露珠,其實是個甜蜜陷阱,小昆蟲一旦沾黏上,就難以脫身,為了在貧瘠環境獲得更多養分,食蟲植物透過演化,發展出各種巧妙構造,然而,它們在台灣過得好嗎?(照片提供 陳英佐)

邊坡上的度假村|東海岸第一排開發爭議

2018-07-09

海天一色,少污染的台東,是嚮往自然的旅客的必訪之地。從台東東河鄉的都蘭鼻,一直到台東卑南鄉的富山村,統稱為都蘭地區。這一帶,風景秀麗,生活步調緩慢,吸引許多外國遊客前來朝聖。

垃圾,漂洋過海|讓澎湖頭痛的海廢問題

2018-07-02

跟著教練,學習用正確姿勢划槳,準備用獨木舟,環繞位在澎湖西嶼鄉的小門島一周,這不是一般的體驗活動,這群遊客還有個任務,要觀察小門島上的海洋廢棄物。從鯨魚洞上方往下俯瞰,和划著獨木舟從海上回望,是截然不同的角度。也只有如此,才能發現藏身在海岸沿線的一批批海漂垃圾。

重生|藝術家拉黑子利用海漂垃圾創作

2018-07-02

「阿美族沒有垃圾這個字,我想說如果世界沒有垃圾這個字,那我們是不是沒有垃圾?」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這段話,是對自己,也是對世界的叩問。

垃圾,進退不得|澎湖垃圾去化成難題

2018-07-02

五彩繽紛的煙火,照亮夜空,澎湖觀光季熱鬧登場。澎湖縣拼觀光,在暑假來臨前的四到六月,舉辦國際海上花火節,觀光客人次明顯成長2.33倍,但遊客變多,垃圾量也跟著增加。

【文章】台灣獼猴被降級引論戰

2018-06-26

6月25日,林務局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確認包括台灣獼猴外,另有七種動物如白鼻心、山羌、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及短趾攀蜥;鳥類大田鷸,由保育野生動物的「應予保育等級」,降至一般野生動物。這八種動物的等級調降,台灣獼猴引發的爭議最大。這是由於此次會議前,曾多次傳出獼猴造成農損的事件。動保團體質疑林務局以獼猴數量超過30萬隻為由,將台灣獼猴除名,恐怕導致未來獼猴造成農損時,農民可直接捕捉、宰殺不需通報的狀況發生。

影像是個照妖鏡 你看見了什麼?

2018-06-18

「前進」導言  影像是個照妖鏡,照出歲月,照出變化,經過三十年的時間驗證,得到什麼答案?而台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什麼變了,什麼又沒變呢? 《前進》紀錄片,描述從1980年代戒嚴時期開始,台灣近三十年來的重要環境運動與事件,從鹿港反杜邦、李長榮化工抗爭、反核、反六輕、反濱南,再到國光石化公民運動、反空污等議題,透過影像回顧與比對,訪問當時的紀錄者與抗爭者,用時間驗證過去與現在,想要照見未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