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關鍵字

風往哪裡去?|風力發電下的疑慮

2008-12-08

2006年4月,從苗栗竹南到後龍沿海,矗立起25支大型風機,也開啟了民營電廠在台灣投資風力發電的新頁,當時民間業者對發展風力發電滿懷期待。兩年多過去,民營電廠看好台灣風資源的潛力,打算在西海岸繼續擴張,居民與保育人士,卻出現了不同的看法。

陽光阿嬤—周美惠

2007-08-31

一個六十七歲的阿嬤,懷著改造世界的夢想,她有永遠用不完的熱情,以及永遠不斷電的活力。她是陽光阿嬤—周美惠。

迎向日光

2007-08-31

今年八月初,亞洲最大的太陽能車大賽將在日本的鈴鹿市(suzuka)舉行,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太陽能車研發團隊將在艾和昌教授的帶領下,第三度參與這場賽事。公視我們的島團隊隨團紀錄台灣太陽能車隊在日本的傑出表現,並採訪到日本第一名的Ashia太陽能車隊,看看日本的產官學各界如何通力合作?突破太陽能車研發的重重關卡。

阿波羅的挑戰(下)

2006-10-02

世界太陽能車競賽舉辦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在台灣登場,六國十一支隊伍首度奔馳在台灣道路上,屏北機場和國道高速公路也第一次開放讓太陽能車行駛,各國太陽能車發展與替代能源的推廣狀況如何?台灣能源發展政策與光電產業人才培養又遇到什麼瓶頸?

阿波羅的挑戰(上)

2006-09-11

台灣要辦太陽能車拉力賽?高應大師生決定扛下舉辦大賽的責任,邀請世界太陽能車隊來台競技,面對台灣首度舉辦世界太陽能車拉力賽、承辦經費短缺與需要跨部會合作的考驗,他們將如何面對?還有隊員青黃不接傳承的變數,以及外界對舉辦太陽能車賽質疑?他們又有何想法?

以環境為名-德國再生能源之旅

2005-11-14

德國第二大城「漢堡」,是世界上少見在市中心有一個湖泊的美麗城市。在眾多大型的觀光柴油船當中,有一艘太陽能船,名叫阿爾斯特之光(Alstersonne)。它是由世界頂尖的太陽光電設計公司Kopf所設計,是全漢堡最先進的一艘遊艇。阿爾斯特湖可以說是漢堡人心中的珍珠,因此只允許大型觀光船,警察巡邏艇以及風帆、獨木舟、龍舟等的運動船在湖上航行。嚴格的管制措施,維護了阿爾斯特湖的寧靜氣氛,也保護潔淨的環境不被油汙、廢氣所污染。

挑戰3021

2005-11-07

面對日益減少的石油能源的覺醒行動,並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澳洲從1987年舉辦世界太陽能大賽WSC,希望透過太陽能車的設計、製作與舉辦比賽喚醒世人的覺醒。多次在世界太陽能車賽中創下紀錄的台灣阿波羅車隊,在艾和昌的帶領下,今年又有什麼突破?

能源危機|解析台灣能源結構問題

2005-06-20

對於現代人來說,能源跟空氣一樣重要。目前全世界80%能源供應,來自於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根據專家估計,石化燃料在四十年之內將面臨枯竭。台灣97%的能源仰賴進口,能源危機正步步逼近。本集我們將回溯台灣電力發展的軌跡,也尋思台灣能源的未來出路。

節能 潔能|生活中的減碳作為

2005-06-20

六月開始,經濟部能源局開始節能季的活動,希望透過一連串的宣導,達成今年夏天用電不超越去年的目標。京都議定書生效後,不是只有工業部門受影響,一般民眾也可以由生活做起,達到住商節能。

動力新時代

2005-06-13

在油價飆漲的年代,替代性能源一度成為研發的重點,2005年京都議定書通過後,替代石油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再度獲得重視,從十年前瓦斯車上路、太陽能車應用、電動機車、燃料電池的演進,到目前複合式引擎油電混合車的可能,隨科技發展與工程人員的設計,替代性燃料不斷更替,但是這是不是減少氣體排放唯一的選擇呢?編列預算補助發展替代能源的同時,是否還有其他氣體減量的方式,從探索新替代能源科技中,重新思考運輸工具與人的關係。

源鄉|西寶水力電廠開發爭議

2005-02-28

在台灣東部有兩條溪流,從三千公尺的高山起源,灌溉著花東縱谷的阡陌良田。水力電廠的開發計畫,為世世代代逐水而居的村民帶來了新的夢魘,掀起一場水源的爭奪戰。究竟,清澈的溪水將流向何方。

轉動的夢想

2004-12-27

一個人可以獨自搞風車20年?當聽聞到陳永逢的故事時,最吸引我的是這20年漫漫長路,他是如何撐過來的?接觸過許多為了自己的理想,投入各種不同領域專研的人,但20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能夠一直保有高度的熱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陳永逢這20年來已經研發出28代的風車,每一代風車造型不同,這些風車是陳永逢持續革新的見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