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回收」關鍵字

辦公室做環保

2007-12-14

每天買杯隨手杯咖啡、不小心就重複列印好幾張、信封寫壞一次就丟掉、老是有人下班不關電燈、電腦,這些動作的背後,你是否有看到辦公室環保的問題?這裡,有兩個特別的辦公室,要教我們如何用小動作改變大環境。

元宵節的代價

2007-03-16

到處流竄的蜂炮,光芒四射;鹽水鎮百年傳統,今年打破世界紀錄。數以千計的天燈,冉冉升起,帶著每個人的心願,乘風飛翔遁入夜空。造型多變的花燈,吸引大量人潮,為元宵佳節帶來無限商機。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在節慶的歡欣鼓舞之餘,這片大地到底承受了什麼代價?

廢電池的明天|如何有效推動乾電池回收?

2005-04-25

九十四年春,一張張廢電池重金屬含量報告,醒目的張貼在記者會現場,立委公佈廢電池的檢測結果,台灣廢乾電池每年含有600-700公斤的汞,足以毒死20多萬人。但是目前台灣廢電池回收率只有17%。電池進口和回收政策出現了什麼問題?能不能有效推動乾電池回收?

光碟回收總動員

2004-02-16

光碟薄薄的一片,攜帶方便,但卻可以儲存容量超過五百片1.44MB磁片的資料,裡頭可以任你燒錄音樂、影像、圖檔,因此迅速成為現代人保留資料的最佳媒材。加上光碟片價格直直落,五年前可能一片光碟要五六十塊,現在一片不過五六塊就買得到,讓光碟是更普遍、用量更大。 用得多,相對的,廢棄不要的光碟片也快速成長。不知道您有沒有算過,您家裡到底有多少片光碟片?根據環保署的評估,...

台灣廚餘日記

2004-01-19

台中縣石岡鄉,一個位於大甲溪畔的小鄉鎮,境內沒有垃圾掩埋場也沒有焚化爐。過去,全鄉垃圾必須大老遠送到后里焚化爐。民國九十年,對於石岡鄉來說是關鍵性的一年,全鄉的垃圾量從一年四千多公噸降到一千五百公噸以下,一年內整整減量三分之二,成為全台灣資源回收的模範。這個奇蹟,就從兩只ㄆㄨㄣ ㄊㄤˋ開始。

重返枕山|究竟是汙泥還是培養土

2003-08-25

宜蘭縣員山鄉崩山湖地區有一方好山好水,但是三年前,當地鄉民發現有一車車從造紙廠運出來的污泥,直接倒在他們的飲水源頭地-枕頭山上。看守台灣小組第一次與員山鄉民接觸,是在2001年5月,當時鄉民對於業者在崩山湖地區傾倒大量事業廢棄物的事實,蒐集了非常詳盡的照片與相關資料,甚至還有現場目擊證人。

回家作業|五年級生返鄉發展

2003-06-09

這是關於三個五年級,回家鄉生活的故事!就像其它離鄉背井的遊子一樣,曾經為了追求更好的機會,他們離開熟悉的家園,到外地謀求發展!當大多數人忍受鄉愁,在異鄉浮沉的時候,他們卻義無反顧回到故鄉謀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回家?回家之後,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

媽媽點菜成金

2003-03-17

里仁為美的媽媽們,創造社區價值的方法,靠的竟然是家裡的剩菜和垃圾。自從環保媽媽成功推動社區的廚餘和資源回收以後,社區的植栽株株都像打過蠟一樣地光亮,青蛙、綠繡眼、白頭翁都變成社區的常客,社區的環境變好,里仁為美也開始身價百倍……

「衣」生「衣」事|舊衣進到回收箱的旅程

2003-01-06

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被你拋棄的糟糠之『衣』,在離開你的衣櫃之後又展開了一種怎­樣的旅程呢?

焚化之火

2002-12-02

後山台東是台灣的淨土,這裡沒有什麼大型工業,也少有污染,發展無煙囪的觀光產業是縣­政府及地方一直努力的方向,未來這片土地將豎起兩支焚化爐的煙囪。擔心焚化爐排放「世­紀之毒戴奧辛」,以及含有重金屬的灰渣會污染空氣與土地,威脅身體健康,是每個焚化爐­周圍居民的恐懼。

都市靜脈之旅|讓資源在城市循環

2002-04-22

如果將都市看成是一個有機體,如果它也有動脈與靜脈,那麼,清潔隊與拾荒者就是扮演著血球的角色。自從清潔隊開始做資源回收以後,住在蘆洲的劉阿伯面臨快要收不到東西的窘境,而這也是許許多多拾荒者面臨的困境。從最早期拾荒者與清潔隊的合作共生,到目前兩個體系之間的相互衝突,政府部門在大力推動資源回收之時,並沒有有效地整合在民間運作已久的拾荒體系。

新垃圾大戰|真的需要這麼多座焚化爐嗎?

2002-04-22

高雄美濃焚化廠正在停爐, 因為垃圾已經不夠燒了。就在全台灣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資源回收工作時, 許多焚化爐卻面臨垃圾不夠燒的窘境。另一波的垃圾大戰又開始了。北投焚化爐鄰近28里組成「反污染監督小組」, 用突擊檢查的方式, 來監督因為垃圾量不足, 焚化廠增加一般事業廢棄物所可能帶來的夾帶有害事業廢棄物問題; 高雄仁武焚化廠有三分之一的垃圾量是來自一般事業廢棄物, 其中有十分之一的機率發生夾帶無法焚燒廢棄物的現象。這些現象不禁讓我們重新檢視目前我們的垃圾處理政策是不是出了問題? 原有的焚化爐興建計劃是不是要繼續堅持下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