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資源回收」關鍵字
廢電池的明天|如何有效推動乾電池回收?
九十四年春,一張張廢電池重金屬含量報告,醒目的張貼在記者會現場,立委公佈廢電池的檢測結果,台灣廢乾電池每年含有600-700公斤的汞,足以毒死20多萬人。但是目前台灣廢電池回收率只有17%。電池進口和回收政策出現了什麼問題?能不能有效推動乾電池回收?
重返枕山|究竟是汙泥還是培養土
宜蘭縣員山鄉崩山湖地區有一方好山好水,但是三年前,當地鄉民發現有一車車從造紙廠運出來的污泥,直接倒在他們的飲水源頭地-枕頭山上。看守台灣小組第一次與員山鄉民接觸,是在2001年5月,當時鄉民對於業者在崩山湖地區傾倒大量事業廢棄物的事實,蒐集了非常詳盡的照片與相關資料,甚至還有現場目擊證人。
回家作業|五年級生返鄉發展
這是關於三個五年級,回家鄉生活的故事!就像其它離鄉背井的遊子一樣,曾經為了追求更好的機會,他們離開熟悉的家園,到外地謀求發展!當大多數人忍受鄉愁,在異鄉浮沉的時候,他們卻義無反顧回到故鄉謀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回家?回家之後,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
都市靜脈之旅|讓資源在城市循環
如果將都市看成是一個有機體,如果它也有動脈與靜脈,那麼,清潔隊與拾荒者就是扮演著血球的角色。自從清潔隊開始做資源回收以後,住在蘆洲的劉阿伯面臨快要收不到東西的窘境,而這也是許許多多拾荒者面臨的困境。從最早期拾荒者與清潔隊的合作共生,到目前兩個體系之間的相互衝突,政府部門在大力推動資源回收之時,並沒有有效地整合在民間運作已久的拾荒體系。
新垃圾大戰|真的需要這麼多座焚化爐嗎?
高雄美濃焚化廠正在停爐, 因為垃圾已經不夠燒了。就在全台灣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資源回收工作時, 許多焚化爐卻面臨垃圾不夠燒的窘境。另一波的垃圾大戰又開始了。北投焚化爐鄰近28里組成「反污染監督小組」, 用突擊檢查的方式, 來監督因為垃圾量不足, 焚化廠增加一般事業廢棄物所可能帶來的夾帶有害事業廢棄物問題; 高雄仁武焚化廠有三分之一的垃圾量是來自一般事業廢棄物, 其中有十分之一的機率發生夾帶無法焚燒廢棄物的現象。這些現象不禁讓我們重新檢視目前我們的垃圾處理政策是不是出了問題? 原有的焚化爐興建計劃是不是要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