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七股區」相關文章
七股光電拚共生|漁民憂心衝擊養殖產業
出門就是光電場,在台南七股成為現實。原本是遍地魚塭的漁鄉,成為全台光電場密度最高的地方。居民發出怒吼,要求政府出面處理,在光電包圍地方的困境中,說出一個如何共生的道理。
【島在現場】台南七股青年呼籲政府重視七股光電發展|2022.09.12
今天上午,由台南七股在地青年組成的「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表達對七股光電發展的擔憂,希望透過他們的行動,來喚起中央重視。 記者會一開始,聯盟就表示並不是反對光電,而是對於現在躁進及大幅開發對地方擾動的現象,感到憂心,目前的鹽地光電、農地光電、漁電共生等類型都已有狀況發生,根據估算七股未來大概會有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光電板覆蓋,已影響到在地青年返鄉工作的產業,...
留沙|七股潟湖延壽記
二十多年前,台南七股潟湖躲過濱南工業區開發,保住原本的養蚵產業,也發展起生態旅遊。然而潟湖的沙洲往內陸移動,導致淤積,潟湖面積逐漸縮小。想保護潟湖,首先要保護沙洲,想保護沙洲,最大的挑戰,是怎麼把沙留住。
當鯨豚上岸|敲響海洋生態的警鐘
虛弱的侏儒抹香鯨青少年個體,被濕潤的棉被包裹,等待獸醫下一步的醫療策略。這隻體長170公分的侏儒抹香鯨,在2019年9月30日午後,被海巡單位發現擱淺在台南七股海邊,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人員接獲消息,立刻趕往現場搶救,並將牠運回四草搶救站安置。
吃魚這門課|學習吃有刺的魚
台灣四面環海、魚種豐富,但是我們對周遭的魚其實很陌生。因為不認識、不了解,許多魚並沒有被珍惜對待。而漁民是造成海洋資源枯竭的元凶嗎?其實,改變的開端,也在我們的餐桌上。
不只是天災|熱帶性低氣壓帶來豪大雨
8月23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中南部地區陸續降下豪大雨,甚至部分測站在短短24小時內,測到超過六百毫米的累積雨量,雨水如砲彈般,轟炸著城市與村莊。很多居民感覺這次淹水災情跟八八風災一樣嚴重,但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此次累積降雨強度,並沒有超越八八風災,跟過去相比,時雨量也沒有達到前三十名,之所以會造成這麼大範圍的水患,還有著排水不良、地層下陷及適逢大潮等因素。 畫面取自:氣象局...
七股濕地風雲|台南七股、將軍漁民反對劃設濕地保護區
蚵田,水鳥,廣大的鹽田,是許多人對七股的第一印象。二十年前,七股這片全台最大的潟湖,一度要被填海造陸,開發成濱南工業區。當地居民走上街頭長期抗爭,才留下這片自然美景。當初曾捍衛鄉土的漁民,現在卻再度走上街頭,反對劃設國家重要濕地,他們為何如此憤怒?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反七輕之後
16年前,著名的七股潟湖原本要被開發成濱南工業區,準備興建煉鋼廠、七輕石化廠…經過各方努力,十幾年的堅持,終於擋下濱南開發案,當地居民趕走石化業之後,也從傳統的養殖漁業、轉型發展成休閒觀光生態旅遊。反七輕的運動結束了,地方有沒有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