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清水區」相關文章
救命的生態廊道|路殺、阻斷上溯的補償方案
寬廣的馬路,急駛的車輛,對於穿越馬路的動物,越不過就是死亡。高聳的堤壩,酷熱的氣候,對於上溯、降海的生物,到不了就是滅絕。當人類建物成為陷阱,規劃設計各種生態廊道,彌補人類造成的錯誤。
陸蟹的天堂路|幫助抱卵母蟹平安過馬路
牠看似不起眼,卻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出現在你我的腳邊。從北部的淡水河口到中部的高美濕地,在繁衍新生命的路上,陸蟹遭遇了什麼樣的難關和危機?
【濕地危機】高美失地|觀光行銷下的生態隱憂
台中市清水區的高美濕地,是台灣中部的熱門景點,不但曾締造一年兩百萬人次造訪的紀錄,還被國外網站評選為「此生必遊的絕景」。除了眼前美景,有哪些重要的事,反而被忽略了?
濕地.出口|高美濕地的難題
海岸濕地是大河的出口,也是都市居民找尋片刻悠閒的一方天地。它承載萬物新生的喜悅,也默默包容各種人為活動的衝擊。海岸地形的變遷,潮間帶生物的演替,這些來自濕地的訊息,人們聽見了多少?
再利用的真與假-脫逃的底渣
台灣每年產生將近一百萬公噸的焚化爐底渣,為了邁向零廢棄,政府推動底渣再利用,原本一番美意,近年來卻頻出包。明明是零廢棄,為什麼反而讓土地受害沉淪?底渣再利用機制出了什麼問題?當底渣從合理利用中頻頻脫逃,管理制度的破網,該如何修補?
消失的鰻魚|近四十年數量減少95%
鰻魚,是種神秘而特殊的野生動物,當牠來到你的餐桌前,曾經漂流了三千公里的旅程,因為討海人的竭力捕撈、養殖場的培育,最後才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近四十年來,鰻魚的數量減少了95%,在我們還來不及揭開牠的神秘面紗前,是否就將面對鰻魚消失的危機?
擁擠的樂園-高美濕地
乍看之下,這不過是一片平坦的海岸,仔細瞧瞧,你會發現這裡無窮的生機。退潮後,招潮蟹紛紛鑽出泥洞、揮舞大螯,為了求偶互相較勁。彈塗魚也卯足全力,展現彈跳功力,只為了招引雌魚愛慕的眼光。魚、蟹、飛鳥,形成高美濕地完整的生態網絡,牠們從來不嫌這裡擁擠。卻不知從何時開始,遊客如潮水般不斷的湧進,這裡成了人們的新樂園,卻是螃蟹與候鳥夢魘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