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消防局長林文山說,「那天演練就是負壓隔離艙,也是在台大醫院(斗六分院)做檢傷分類,要求所有雲林縣的衛生所、醫療院所,全部到現場觀摩。未來如果發生的話,我們要如何來因應。」
演習的一個重點就是負壓隔離艙的使用。SARS過後,消防署編列了1.4億元,買了58輛負壓隔離救護車,不過這批負壓車因為車身重又高,轉彎時很容易翻覆,後來工研院研發出移動式隔離艙,到了現在,隔離艙又更加輕便。隔離艙保障第一線救護人員的安全,也提高救護車的使用效率,因為病患被隔離在艙內,呼出的空氣被集中打包,不會影響到整個救護車。
雲林縣消防局救護科科員黃朝群表示,「以前SARS的時候,學長出勤如果遇到發燒病人,就會很擔心,不敢回家,也有老婆就帶小孩回娘家,一家人分開隔離一下。後來大家都會去上課,知道怎麼處理,會緊張,但是不會害怕。」
2003年的SARS,台灣確診病例為346人,73人死亡。SARS過去十七年,台灣有築構安全的防疫網了嗎?SARS之後,台灣積極增加各醫院負壓隔離病床,目前已經有1100床。比較擁有1.2億人口的日本,只有1800床的負壓隔離床。
那麼台灣應對傳染病的警覺提高了嗎?韓國光州21世紀醫院,傳出院內傳染而封院的消息,宛若當年台北市和平醫院封院的翻版。當時的台灣衛生署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感嘆,「我真的很感慨,我覺得我4月15號如果再堅持下去,大概比較不會有問題。」
在當年抗煞總指揮李明亮的回憶錄裡面,收錄一張蘇益仁的手寫密件,清楚說明當年編號149,已經三次採檢都是陽性的病患,曹女士就醫的流程,如果當年曹女士能被確認是SARS病患,繼而追蹤跟她接觸過的洗衣工和醫護人員。或許,台北和平醫院、高雄長庚醫院院內感染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4月15號SARS委員會,我就提出這個case一定是SARS。大概討論的十幾分鐘,還是被否決掉。那時候當然是因為曹姓婦女沒有去過疫區,也就是中國或香港,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SARS的定義,一定只有是去過疫區,你才能夠診斷成SARS。」蘇益仁說。
「所以我這次在新冠冠狀病毒,疾病管制局的專家會議提出來,你們一定要小心,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或中國大陸給你的數據,只能當參考,真正的要自己去判斷,用科學的方法去判斷。」十七年過去了,蘇益仁心頭的遺憾揮之不去。
SARS帶給台灣慘痛的教訓,之後,台灣一口氣增加了三十個防疫醫師,這也是台灣感染科醫生增加的起因。並且增建實驗室因應疫情檢驗、大量購買儲備口罩、克流感。
防疫網有一個很重要的面向,就是快篩試劑、疫苗與解藥。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免疫學專家司徒惠康表示,一般檢體要送到疾管署或合約實驗室,以PCR(聚合酶鏈鎖)檢驗。
「檢體這樣一來一往,大概要一天的時間,以現在臨床經驗標準,第一次的檢驗如果是負,還要做一次。這樣下來可能是兩天的時間。如果將來疑似個案更多的時候,那幾乎癱瘓掉現有的檢測系統。從農曆年,疾管署和合約實驗室幾乎日以繼夜在做這樣的事情,研發出快篩試劑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中研院邀請台灣超過三十個實驗室,組成國家防疫團隊,共同研發快篩、疫苗與解藥。一來因應萬一疫情爆發,需要快速檢驗,二來如果新冠肺炎流感化,那麼每年秋冬都要再來一次。病毒跟人類的戰爭永無止境,建立台灣自己的醫藥防疫鏈,非常重要。
台灣這次防堵新冠肺炎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把出入境資料與健保卡連結,這是防止醫療崩潰很重要的一個動作。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說,「我們真的要感謝健保署,他真的很厲害,現在IC卡一插上去,按一下這個畫面就會寫說,你從哪裡來的。由武漢入境,還是從香港、從澳門,都會寫得很清楚。」
各大醫院也把掛號領藥的櫃台,搬到戶外通風的地方,高醫甚至發展出領藥得來速,民眾只要上網預約,就可以開車到戶外領藥口領藥。
防疫網的運作需要全民一起努力,從國家到個人都必須做到。高雄市有一家KTV,十七年前SARS爆發的時候,自主印了六萬份小冊子發給社區,十七年來,除了使用奈米光觸媒燈,不使用中央自體循環冷氣系統外,還堅持酒精與漂白水消毒營業場所。這次新冠肺炎恐慌當中,這家KTV變成幸福企業,不但酒精不缺,每個員工每天還可以領到一個口罩。
「防疫網的完整,更需要全民合作,尤其如果有中港旅遊、過境,有接觸確診或者疑似病例,我還是要強調,做居家隔離或做居家檢疫,一定要配合,我知道忍十四天很痛苦,但是你不忍,就是害人害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不斷強調。
十七年後的這波新冠肺炎,台灣要怎麼樣避免sars的悲劇,大家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