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反思錄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志昌

禽流感如同一道時代陰影,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在以撲殺為防疫手段下,是否有其它的作法,能夠有效防疫,成為思考的核心。

面對禽流感來襲,世界防疫組織紛紛提出預警,擔心禽流感將會造成世紀大劫難。在政府和民間全力建構防疫網,大量撲殺禽類的背後,也許應該開始思考,究竟誰給了禽流感一個溫床。

禽流感病毒難以撲滅,人類除了在免疫抗體的醫學進行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斷絕病毒傳播的路徑,失去傳播的管道,再威力無窮的病毒,也有它的先天限制。阻絕傳播路徑,成為防疫工作上最重要的事項,嚴密監控禽與人的接觸,成為各國防疫的重心。其中養禽場的高頻率接觸、家鳥的走私管道,以及賞鳥的過近接觸,三條路徑成為最具危險的傳佈管道。

養雞場是最具病毒感染風險的區域,任何帶有病毒鳥類的接近,都可能讓養雞場的雞隻感染,連帶天天照顧雞隻的養雞人,也成為帶原的高危險群。高密度的養殖場,不良的養殖條件,加上雞隻體質的弱化,常常成為病毒的溫床,不僅雞隻容易遭受感染,甚至病毒也可能在感染雞隻身上,由低病毒株禽傳禽的H5N2,突變成為高病毒株禽傳人的H5N1。

面對疫病傳播,各國都有一套檢疫的機制,但是最怕就是繞過檢疫機制的偷渡行為。國內興盛的觀賞鳥市場,為了牟取暴利,一直存有走私的行為,只要一隻走私禽鳥感染病毒,就可能釀成巨災。走私進口的觀賞禽鳥,逃過檢疫網,萬一再進入購買者家庭中,更是難以查驗發現,這種不特定地區,深入社區式的防疫漏洞,更可能讓疫情像四處點燃的星火。



面對禽流感來勢洶洶的可能性,野地觀賞鳥類也蒙上一層陰影,在台北關渡,每年舉辦的賞鳥季,也必須開始教導安全賞鳥的方式。其實野鳥怕人,人不可能過近接觸野鳥,所該注意是進入棲地的衛生習慣。

從禽鳥養殖的環境不良、走私動物的不當暴利、加上野生禽類的人為飼養,都讓病毒有著快速傳佈的管道。也許禽流感等動物傳染疾病的不斷發生,不只考驗人類防疫醫學的能力,其實也提供一個反思時刻,提醒人類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

病毒找尋宿主,人類卻提供一條傳佈的道路,在許多傳佈過程中,可以發現太多人類不當的作為,讓病毒四處傳佈,動物反成最悲慘的犧牲品。

集數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