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峰

農地上的大工廠|農地設廠威脅農業環境

2017-08-14

農地上一間間工廠,構成西部平原的異樣風景,造就地方經濟,卻也帶來環境苦果。社會要求整頓,還給農村自然風貌,但是盤根錯節的歷史,卻讓生根的農地工廠,形成難以拔除的問題。

山上的露營場|親近自然?

2017-07-31

近年,露營活動成為熱門休閒活動,每到假日總是全家出動、朋友結伴,一起到野外露營。隨著露營活動興盛,露營場因應而生,但是失去規範,造成山坡地開發、垃圾污染等問題。讓人反思,親近自然的活動,反而變相破壞自然...

【食農教育】小學生辦桌|從耕種到料理

2017-07-10

一個充滿食物的學校,笑聲最多的課,不在教室裡。一雙雙稚嫩的手,陪伴種子到餐桌,他們想完成一場夏夜晚宴,親手為師長煮出謝師宴。超迷你的小田、果園、菜園,還有魚菜共生,這些都位在台南官田國小的校園裡,五年前到任的校長林保良,正進行一場獨一無二的食農教育。

高雄捷運不要來|路竹居民反徵收

2017-06-12

高雄台一線沿線居民,長期擔心道路拓寬徵收,家園將被拆除,但是高雄捷運路竹延伸線計畫,讓徵收拆除計畫迫在眉睫。地方居民組成自救會,展開抗爭,希望道路不要拓寬,捷運不用延伸,讓他們能安居樂業,不必再受徵收迫遷…

【六二水災】暴雨下的治水工程|重新檢討人類工程興建與管理

2017-06-12

一場暴雨,在台灣各地造成不同災情,氣候專家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超大雨量,成為致災原因。但是許多災情背後,是否只因為雨量致災,必須進一步調查與分析,從暴雨發生思考人類工程的問題…

國一甲道路的開發抗爭|道路開發引發迫遷和破壞環境疑慮

2017-06-05

國道一甲線開發,引發徵收迫遷和環境破壞的爭議,居民質疑一條因應桃園航空城興建的道路,在航空城未通過前,為何要搶先通過?自救會居民走上街頭,高聲抗議,希望社會注意這個開發案所造成的人權與環境問題…

與水共存之路|強降雨下的海綿城市

2017-06-05

6月2日上午,中央氣象局發布大雷雨警報,呼籲北部嚴防土石流及淹水,短短一小時,台北市東湖國小就測到當日最大降雨量,每小時154毫米。目前台灣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只能應付每小時40-50毫米的降雨量,台北市的雨水下水道設計標準是每小時78.8毫米,已是全台最高,面對暴雨來襲,還是無法負荷。

來到金門|揭開大膽島的神祕面紗

2017-05-22

金門外海有座小小島嶼叫做大膽島,曾經發生激烈戰役,成為知名的戰爭島嶼,長期以來一直由軍隊駐守,從未對外開放。現今大膽島走向開放,揭開神秘面紗,一睹小島美麗風光,也讓人思考金門眾多軍事據點開放觀光後,如何找到定位…

微光世界-藍眼淚大揭密

2017-05-08

海面湧現藍光,每年四月一到,許多人前進馬祖,希望一睹藍眼淚之光。藍眼淚是什麼?有著何種生態意義?生態調查團隊開始作業,想揭開藍眼淚的秘密...

大林蒲的兩難選擇|遷村走與不走?

2017-03-27

高雄空污嚴重,大林蒲、鳳鼻頭深受危害,政府推動遷村因應。但是有的居民希望先改善污染,也擔心遷村變迫遷,在走與不走的選擇下,面臨兩難困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