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播種時刻,塑膠繩、長尺、雙面膠,排排站做記號,這堂課要種紅藜。有些孩子拿著小鏟子挖洞,有些把小苗種下,有些忙著澆水,大家都有機會。
從五穀雜糧到蔬菜水果,一應俱全,每個班級每星期都有一堂田間課,學習照顧作物。種出來的作物,主要供給營養午餐,多的就會拿到附近的友善大地社會企業販賣,賣得的錢,用來買農業資材,做為下一輪耕種的基金。
哪個季節種什麼?選擇哪個品種?藍圖都在校長心裡。育苗、播種、澆水、施肥,都讓小朋友親自動手。每個產地都是校長與教務主任親手打造。為作物做足準備,在最適合的時候種下,用最自然的方式照顧,在最飽滿的時候採收。
校長心中教室外的課堂,除了農田,還有古早味的農村建築,一步步將美麗純樸的農村景觀,重現在校園裡。面對學校裡48%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校長設計這些教室外的課堂,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耕作過程中,變得快樂有自信。
彷彿從種子結成果實,三十多位從二年級開始接觸耕種的小朋友,到了接近畢業的時刻,踏出校園前夕。校長與主任這次還要教會孩子把食物送上餐桌最重要的一關:烹飪。
一個鍋子、一把菜刀、一塊砧板,簡單工具要煮出不簡單的料理,校長請來官田農會的志工媽媽,準備教小朋友煮出六道菜。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練習,六月中旬, 正式上場已不再像初學時那樣慌亂,洗菜、切菜、準備調味、食材下鍋,雖然還有一點生澀,舉起放下之間,已經多了篤定與信心。
細心料理,精心擺盤,努力一下午,好菜終於上桌。師長家長陸續就座,來的人比預期還多,整個爆桌。教務主任楊鎮鴻開心的說,料理煮的這麼豐盛,孩子真是潛力無窮。
帶了這群孩子兩年的班導師郭美琪表示,校長安排的食農課程,讓孩子學到帶得走的能力,能吃到孩子親手煮的菜,真的很感動,這樣的謝師宴,比去餐廳吃大餐更有意義也更難忘。
校長林保良說,五年多來,讓孩子從種子到餐桌親身體驗,他們對於食材的掌握會越來越重視,希望將來能成為飲食生活的達人。
獨一無二的謝師宴,佐料是關懷與耐心,養分是健康與感恩。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小校大心願,孕育出一群身心健康的未來主人翁,滿滿智慧,滿滿祝福,陪伴孩子走向人生的下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