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平
疥癬蟎來襲 - 台灣野山羊生病了|疫情正悄悄擴張
漫步在山林間,悠閒地覓食,台灣特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野山羊」,從北到南約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都有分布,但近年有人發現,牠們正面臨新的疾病危機…
震撼 403:921地震以來最大規模強震 超過700起的餘震
4月3日上午7:58,芮氏規模7.2的大震,撼動全台。這是繼921地震之後,二十五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造成13人死亡,超過千人受傷。台灣身處在地震帶上,要如何與震共存?建築結構上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在921地震之前的早期建築,補強耐震又可以怎麼做呢?
澎湖的季節限定|青海菜的日常滋味
海菜,是澎湖人的餐桌上,常出現的一道料理,也是海岸的在地風景,當礁岩的紫菜陸續退場,潮間帶染上了青綠,這時才是青海菜的主場,如果說採收野生紫菜是一場熱鬧盛宴,那麼青海菜,就是澎湖人的日常,一種隨著潮水漲退在生活的海島風味。
澎湖的季節限定|手採紫菜的盛宴
你喜歡喝紫菜湯嗎?打上蛋花、放點蔥花,再加上兩顆貢丸,一碗美味的紫菜湯,就可以上桌,這一道簡單的常民料理,是海洋的產物,有著人與海的故事,品嚐一口紫菜湯,也可以體會到海洋文化、生態及氣候變遷的滋味。
【科學研究篇】探尋918地震|解讀斷層傳來的訊息
在917、918地震過後,我們跟著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等專家學者,一起來追探地震造成的影響,解讀沿著斷層所遺留下的種種訊息,找出未來與地震共存的因應之道。
【結構安全篇】 探尋918地震|解讀斷層傳來的訊息
在917、918地震過後,我們跟著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等專家學者,一起來追探地震造成的影響,解讀沿著斷層所遺留下的種種訊息,找出未來與地震共存的因應之道。
【生態有影】家燕的過境旅館
每年七八月,夜幕低垂,南台灣恆春市區的電線上,家燕就開始聚集準備夜棲,牠們會先在夜棲地點上空數度繞飛,然後一一降落。排列整齊,就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 長期關注恆春家燕的屏東縣野鳥學會常務監事蔡乙榮,觀察到家燕停靠時,彼此距離大約間隔10公分,數量較多時,間隔會縮小,但如果擠不下,後來的家燕就會離開,另外再找地方棲息,大概天黑的時候,家燕們就定位完畢,整晚幾乎不會離開自己的位置,...
澎湖大義宮海龜囚禁歲月|以及那976顆無法成形的龜卵
澎湖大義宮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兩百年,走入澎湖竹灣村大義宮的地下岩洞(又稱為地宮),一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彩繽紛的珊瑚裝飾在壁面上,以及淺淺的水池內數隻海龜都擠在一起,而這些原本都該在海洋的。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