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還我生存權|廢棄物汙染地下水
「還我乾淨的空氣、還我乾淨的水、請縣長救救我們...」龍潭鄉凌雲村與上林村的村民,站在桃園縣政府前,高聲吶喊出求救的心聲。潔淨的空氣與水是生存的基本權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求,將近三個月宛如煉獄般的生活,逼得他們走上街頭...
【艾利颱風】混濁的界線|從無法喝的水看集水區欠缺管理的亂象
八月二十四日,艾利颱風來襲,新竹、桃園山區降下四十年以來的最大豪雨,雨水夾帶泥沙自上游而下,大漢溪成為滾滾黃河。供應桃園地區民生用水的石門水庫成為泥漿壩。而桃園縣南區大溪、龍潭、中壢、平鎮的居民以及工廠,開始了將近半個月無水可用的惡夢,創下台灣歷年來停水時間最久、範圍最廣的紀錄。
油小見大:台灣石油比礦泉水還便宜的代價
近百年來的工業文明可說是奠基在石油之上,然而因為石油資源的有限性、地緣關係與供應上一再出現的危機,也亦發顯現出目前『石油文明』的脆弱。台灣石油99%仰賴進口,卻又是石化工業的大國,在建立起以石油為基礎的產業與生活時,我們兌換了什麼?
修復再利用|廢家具的第二春
你還記得去年春節的時候,台北街頭的情景嗎?每次除夕大掃除的時候,就是家裡的舊家具,被掃地出門的日子,淹水的時候就更慘了,床鋪、神桌全部流落街頭。根據統計,台北市一年廢家具的產量,至少有70公噸,除了被送進掩埋場、焚化爐,這些廢家具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
如果沒有921|桃米里和珠格里會是什麼樣子?
1999年9月21日1時47分21秒,集集地牛翻身,埔里鎮珠格里,房屋倒塌近九成,埔里鎮桃米里房屋全倒168間、半倒68間,房舍倒塌近六成。有些社區,在921的三年之後,還是跟之前一找不到重建的方向。但是,也有一些社區三年之後,卻萌發了新的生機。
都市靜脈之旅|讓資源在城市循環
如果將都市看成是一個有機體,如果它也有動脈與靜脈,那麼,清潔隊與拾荒者就是扮演著血球的角色。自從清潔隊開始做資源回收以後,住在蘆洲的劉阿伯面臨快要收不到東西的窘境,而這也是許許多多拾荒者面臨的困境。從最早期拾荒者與清潔隊的合作共生,到目前兩個體系之間的相互衝突,政府部門在大力推動資源回收之時,並沒有有效地整合在民間運作已久的拾荒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