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鍾
台北雞事 干卿底事|如何推動新一代屠宰方式?
台北市環南家禽市場以及新北市泰山的家禽運銷合作社,每天有九萬多隻雞鴨鵝,從中南部還有花東地區,運到台北屠宰。不過,這麼大量的雞鴨鵝群聚,會不會給禽流感病毒交流變異的機會,傳給雞也傳給人呢?
大崙尾山整形記|怎樣才算是好的森林?
台北市的大崙尾山,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也是不少人在此進行自然觀察。2021年三月底,有民眾陸續發現,茂密的林地遭到砍伐,只剩下零星的樹,面積大約10公頃,追溯原因,來自2020年北美館舉辦台北雙年展的「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菜市仔突圍計|傳統菜攤新作法
疫情加溫後,上街買菜的人潮變少了,也衝擊了傳統市場的攤商們,在這難以捉摸的疫情下,該怎麼找出因應之道呢?有人想到結合社群軟體,讓菜市場以新型態重新蓬勃發展起來。他們是怎麼做的?
油到小琉球|2021.6.22 中油高雄大林外海油污事件
2021年6月22日凌晨,中油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發生漏油意外,在風與海流的推波助瀾之下,油污漂到了屏東小琉球海域,讓小琉球海岸線染黑。 油汙如何進到小琉球? 中油煉製事業部大林煉油廠主任工程師劉進興說明漏油原因,表示近日海象惡劣,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第二浮筒浮蛇管,受到外力劇烈扭動產生破裂,導致原油洩漏,初步判斷漏油少於25噸。 畫面提供/海保署 台灣咾咕嶼協會林佩瑜說,...
【淡水原生魚種】逆流而上|圓吻鯝魚的生存機制
新冠疫情,打破了人類世界的運轉,許多活動被迫暫停,但是大自然的律動依舊如常,在宜蘭的龍潭湖,一種魚正在群聚,準備逆流而上,迎向牠們一生中極為重要的時刻.
「旱嚴」!台灣白魚找水喝│人類和魚蝦患難與共
台灣中南部,碰上5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新竹頭前溪、台中大安溪、大甲溪,到雲林濁水溪等河川,陸續有河段發生斷流情形。 台語有句俗話「先顧腹肚,才顧佛祖。」當缺水非常嚴重時,似乎難以將河川生態保育,放在第一位、民生用水放在第二位。但如果真有一天,水被取用到一滴不剩時,該怎麼搶救魚種呢?
迎戰變疫|疫苗與變種病毒的賽跑
從2021年5月15日開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在短短七天內,增加了一千八百多例,超越過去一年的總和,疫情突如其來的劇烈波動,不僅發生在台灣,也發生在其他國家。 外電畫面 原本是眾人期待的東京奧運,已經有超過三十五萬人連署,要求停辦,主要原因就是疫情毫無緩和跡象。印度的疫情也非常嚴峻,確診病例從四月中以來暴增二十幾倍,平均每天都有兩到三千人死亡,火葬場不堪負荷,甚至出現遺體在恆河上漂流的情況...
大社遷廠,如夢一場?|搬不走的高雄石化產業聚落
位在高雄楠梓和大社之間,有座從煉油到炸藥都允許製造的大社工業區,距離最近的民宅僅約120公尺。二十八年前,經濟部曾答應,會遷廠、降為無煙囪的乙種工業區。如果政府信守承諾,2018年時,大社工業區就該關廠、遷移,但如今已是2021年,區內廠商卻不動如山。周遭反對工業區的居民,遲遲沒能等到這座高污染石化廠,落日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