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寶
【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荒漠 濁水溪 | 誰拿走了水?
我們來到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這是二十年前濁水溪的景象:孩子們在溪水裡玩耍、農民撐著竹筏將竹子運送到下游、鐵黑色的溪水流過密布的水圳,滋養著彰化雲林這片台灣最重要的穀倉。 濁水溪不只是一條河,也是農民的命脈。 當時,台灣最大的引水工程-集集攔河堰還沒完工,直到2001年集集攔河堰開始運轉,將濁水溪的水源統籌分配給農業、民生與工業,從此改變了濁水溪的命運。 集集攔河堰截水二十年 濁水溪變貌...
【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變遷 淡水河 | 垃圾山清除之後的未來
二十年,對一個人來說,是從嬰兒長成青年或從青年步入中年的歲月。對一條河來說,二十年又會有怎樣的經歷?是逐漸死亡或是重獲新生? 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許多河流的變化,有的從骯髒變清淨,有的從豐沛變乾涸。讓我們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那條在你生活周遭既熟悉又陌生的河流。
空污偵探隊|新北居民自主抓臭
新北市鶯歌區,是聯合國認證的宜居城市,親山面水的環境,吸引許多人來居住。謝小姐四年前來這裡定居,搬來以後卻發現,宜居城市潛藏著她沒有料想到的問題,總是在熟睡當中,被嗆鼻的氣味臭醒,只能緊閉門窗。居民們追查臭氣來源,推測污染源應該是隱藏在山丘另一面的幾家瀝青工廠。 鶯歌早期就是磚窯廠聚集的區域,近十幾年來磚窯廠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塑膠工廠、電鍍廠、瀝青廠、廢棄物處理廠,走在街上,空氣中常常是五味雜陳...
【從節能到產能】翻轉耗能建築 | 幫房子降溫的好方法
選購保溫杯或買冰箱,你一定會注意它保溫保冷的效果,但是買房子的時候呢?一棟棟耗能建築,到了夏天就成了吃電怪獸。其實改造耗能建築並不困難。究竟有哪些妙招,可以讓房子退燒,健康又省荷包呢?
【從節能到產能】節能是門好生意 | 省電來賺錢
台灣欠缺自產能源,卻是用電大國。為了成長的用電需求,政府不斷開發新的電力來源,也引發一次又一次的社會爭議,其實解決用電瓶頸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是節電... 節電不只是隨手關燈,更換LED燈泡而已,如何聰明有效率的節能,已經是一股趨勢。幫人節電也能是一種專業嗎?這個新興產業又可以帶動多少錢景?
藻礁總決戰|生態與能源的攻防
十年前,知道藻礁的人不多,直到它成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預定場址。因應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到50%的政策,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迫在眉睫,這場能源需求與生態保育的拉鋸,能否藉由環評制度,留給藻礁公平的未來?
護山 | 用生命守護山林的護管員們
他們在崇山峻嶺間值勤,站在保護森林的最前線… 遊客眼中稀奇的景象,是金國和與同事的日常。這裡是南投縣濁水溪與丹大溪的匯流口,殘存的橋墩是孫海橋遺跡,它在2004年毀於敏督利颱風,行政院決定不再復建,林務局護管員要前往丹大林道巡視,必須以流籠橫渡。 丹大,位在中央山脈深處、台灣的心臟地帶,是布農族卡社與巒社的祖居地。兩位布農族人,以護管員身分,守護祖先曾活躍的山林。血液裡那份對山野的熟悉,...
【823豪雨】水劫-雞豬有難 | 畜牧業在極端氣候下的防災難題
2018年8月28日,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的這處養雞場,已經淹水第六天。一萬多隻快要可以上市的土雞,散發出濃濃的惡臭。 進到雞舍的路,最深還有七八十公分的積水,為了避免衍生傳染病問題,上百位國軍穿著青蛙裝和防護衣,冒著風雨,涉水進到雞舍,徒手清除死雞。 823水災造成嚴重農損 家禽、農作都受災 823熱帶低氣壓帶來的超大豪雨,嘉義縣總共有91家畜牧業者受災,災損金額高達1. 2億,損失最為慘重。...
【雞豬遇水劫】 畜牧業在極端氣候下的防災難題
從嘉義市區沿著82快速道路一路往西,再沿著157縣道往東石鄉的掌潭村前進,沿途不少村民正冒著雨,清理積水退去後的家園。車子勉強駛過一段又一段積水較淺路段,總算找到掌潭村的入口,前方的路還泡在七、八十公分中的水裡,我們換上青蛙裝、扛著攝影器材,徒步走向村子裡的一處養雞場。 地勢低窪的掌潭村,在823熱帶低氣壓帶來的強降雨後,積水遲遲不退,養雞場泡在水中第六天,已有上萬隻死雞,若不盡速清除,...
不只是天災|熱帶性低氣壓帶來豪大雨
8月23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中南部地區陸續降下豪大雨,甚至部分測站在短短24小時內,測到超過六百毫米的累積雨量,雨水如砲彈般,轟炸著城市與村莊。很多居民感覺這次淹水災情跟八八風災一樣嚴重,但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此次累積降雨強度,並沒有超越八八風災,跟過去相比,時雨量也沒有達到前三十名,之所以會造成這麼大範圍的水患,還有著排水不良、地層下陷及適逢大潮等因素。 畫面取自: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