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冠丞

遊蕩犬貓怎麼管|政府的角色與責任在哪裡?

2023-06-04

目前《動保法》正在修法,預計將透過明定棄養認定要件等做法,來強化飼主責任。但不論法規如何修訂,關鍵還是如何落實執法。

遊蕩犬貓怎麼管|TNVR如何才有效?

2023-06-04

台灣之心前執行長劉晉佑感嘆:「台灣雖然喊TNVR這麼久,但我要說,台灣其實根本還沒有在認真TNVR,我們才正要開始學怎麼做絕育而已。」

遊蕩犬貓怎麼管|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造成哪些衝擊?

2023-06-03

山林周邊的農墾地、河川地,甚至是鄰近都市的國家公園,都可以看到遊蕩犬貓出沒,牠們並非台灣的原生物種,如果在野外自由活動,會對野生動物形成很大的威脅,到底衝突該如何解決?

鳥嘴潭與瀕危動物|在烏溪填築土方的代價

2023-05-27

為了在乾旱缺水期間,幫助中部穩定供水,以及減緩彰化地層下陷問題,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規劃以鳥嘴潭人工湖來蓄豐濟枯。然而開發範圍內有一級保育類巴氏銀鮈和石虎的重要棲地,保育人士擔心對瀕危動物造成危害。

保衛水岸第一排|澄清湖畔開發爭議

2023-05-27

高雄捷運黃線在2022年10月動工,高雄市政府計畫在澄清湖棒球場附近的Y3站,以TOD方式進行聯合開發,未來大埤路澄清湖畔將矗立起旅館、商業大樓和住宅。民間團體擔憂,捷運聯合開發恐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拿起手鏟來考古|發現2000年前的玉器工廠

2023-05-14

晶瑩翠綠的玉,一直是人們鍾愛的飾品,史前時代人類也不例外。早在兩三千年前,台灣原住民族已經是玉器製作專家,不論是卑南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玦,或是令人驚嘆、現代機械也難以製作的薄壁管玉,原住民族祖先經由交換往來,讓各種玉器分布到全台灣甚至東南亞,但生產這些玉器的中心在哪裡?

地熱發電在部落|如何利用熱水打造共存共榮的未來?【用熱發電系列之二】

2023-03-11

花東一帶具有地熱潛力的地區,包括花蓮瑞穗、台東延平、知本、金崙等等,都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台灣正要起步的地熱發電,未來該如何與部落共存共榮呢?

尋找地熱香菇|地熱探勘的望聞問切【用熱發電系列之一】

2023-03-05

地球內部的地核和地函,有如一個隱藏版太陽,源源不斷釋放熱能,這股巨大熱能展現在地表,可以推動板塊位移,也足以讓火山噴發。

豐坪溪的未來|從世豐水力電廠案來看原住民諮商同意、生態基流量

2023-02-18

「諮商同意是假的!世豐電力滾出去!」2022年12月21日,花蓮縣卓溪鄉山里部落與太平部落居民,來到行政院前高喊口號,抗議「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恐將截斷溪流、衝擊生態,更使傳統文化無以為繼。其實這個開發案,已經爭議了二十多年之久...

回龜山野|保護區外的保護區?瀕危龜的社區保育行動

2023-02-12

「最終還是希望牠能好好回到野外,建立永續的族群。」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他近年與幾個社區合作,進行瀕危龜野放試驗,這些有居民協助守護的環境,能不能成為法定保護區外的民間保護區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