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榮
守護新姜老歷史|新姜天水堂的古蹟去留爭議
北埔新姜天水堂,有著多元風格的建築,深具文化歷史價值,目前列為暫定古蹟。但是建築上被張貼了許多布條,抗議指定為古蹟。老屋的未來,在民間期待、政府審議與家族後代有著不同意見的情形下,形成一場充滿變數的文資保存運動。
【島在現場】彰化八卦山開發廢棄物掩埋場|2024.01.29
彰化縣大村鄉八卦山山坡上,雙倫工程公司計畫開發15公頃的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今日(29)下午舉辦第一次環境影響說明書審查會議,由於開發區位於山坡保育地,又是周圍村落的重要水源地,村民擔心生態破壞與健康危害,會議中居民舉起白布條群起抗爭。 雙倫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預定地空拍 大村鄉平和村長賴居林表示,開發區過去因為採土,已經被挖一個深達十多公尺大天坑,後來盜埋有害廢棄物,造成污染。...
東螺溪的新溪望|透過改變周遭來改善河流
台灣的河流有著不同污染問題,透過各種整治方式來改善。不過在彰化,有群人透過地方協力,帶領民眾認識生態,愛護河流,再淨化水質,營造東螺溪的新「溪」望。
老家屋‧泰雅心|織女與獵人的傳統生活實踐
宜蘭南澳山上,有棟干欄半穴式的傳統泰雅家屋,家屋主人在這片土地上,照顧土地、傳承文化。透過生活實踐,追尋身分認同,讓人看見家屋裡的泰雅心。
金沙溪人工湖的生態危機|爭議聲中暫緩引發反思
金門水資源目前依賴向中國買水,但是金門縣政府擔心,一旦中國停供水源,金門將陷入缺水危機。於是選在金沙溪河口,開挖人工湖,做為蓄集水源的水庫,但是工程開發引發生態危機。
飛翔吧!狐蝠|花蓮的狐蝠保育行動
台灣有一種蝙蝠,頭像狐狸,翼展一公尺,愛吃果實,外貌十分討喜。過去生活在離島,族群面臨瀕危,現今出現在城市,擔心受到騷擾。一群人展開保育,希望狐蝠無憂的飛翔天際。
農業生好水|農園也是迷你動物園
台灣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噴灑農藥,施用化肥,造成農地土壤酸化,並且影響淺層地下水,有硝酸鹽氮超標問題。在雲林林內有一群農民,嘗試在地下水源補注區,推行友善耕作,希望農業生好水,保護環境生態。
玉里蘆葦盛開時|用藝術祭開啟觀光新亮點
秀姑巒溪畔長著許多野生蘆葦,一群人以蘆葦為主題,舉辦玉水圳洄瀾藝術祭。他們期待為地方尋找願景,為生態創造永續,讓希望飛揚在蘆葦盛開的季節裡。
無米樂 20年後|與工業搶水、光電搶地的下半場
2004年,紀錄片《無米樂》,拍攝台南後壁老農,突顯台灣農村實況,一句「無米嘛快樂」(台語),引發大眾對農業的關心。快二十年過去,後壁有了一群新青年農民,但是面對氣候變遷、市場變化,一樣有著新的問題。